
共21张。项脊轩志说课稿和说课课件,说课过程详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项脊轩志》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1. 教材地位和作用
《项脊轩志》是语文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中的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 “情动于衷而行于言”。本文以项脊轩为感情的触发点,以“多可喜,亦多可悲”为感情线索,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的记叙,表达对亲人的深切思念,正是一篇体现本单元教学重点的典范之作。
对高一学生来说,文章的特点也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可以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提高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2.设计理念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
3.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设计理念,在第一课时学生已了解作者生平和扫清阅读障碍的基础上,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线索,理清文章脉络,进而解读文章内涵的能力。
2、学习作者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典型的生活细节来表达感情的写作技巧。
过程与方法: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思维由宏观到微观,逐渐深入,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理解作者对家道中落的感伤和对故居、亲人的眷恋之情。学会体验生活,懂得感恩。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捕捉生活细节以表达深厚感情的写作技巧。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情动于衷而行于言”,也就是在学习内心中丰富的感情通过语言文字恰当贴切地表达现出来,这就要求努力激发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和想象力,去贴近古人的情感世界,领悟和掌握古人的创作技巧,因此,我把“学习捕捉生活细节以表达深厚感情的写作技巧”定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唤醒学生对亲情的感触,懂得感恩。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因此如何使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学生通过学习本文有有所启发,从而唤醒学生对亲情的感触,懂得感恩。也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