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教学设计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二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2/24 7:03:5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00字。边城教学设计
  高德香
  教材分析:
  《边城》是一部中篇小说,课文节选的是3—6节。节选部分篇幅很长,但细细读来,却发现这几章完全是一个有机整体。课文写了三个端午节,三个端午节都牵扯着主人公翠翠的心神和记忆。翠翠与傩送的爱情就是在端午节铺展开来。端午节的一次偶然相遇、一个小小的误会、一次好笑的拌嘴,就让爱萌生了。从此,那一句戏谑的调笑“大鱼咬了你”便刻于翠翠的心间,永不褪色,成为日久弥新的温柔回忆。这样一段貌似冗长的文字,却线索明晰,错落有致。情节无澜,从不一惊一乍,只是幽幽缓缓,有色有味。人物的感情含而不露、深沉含蓄,彼此心里有,谁都不言说。
  基于选文的这种特点,我对这篇文章做了这样的处理。第一,重点品味语言,揣摩心理。从人物语言心理入手,对三个端午节的爷孙对话进行品味,体悟翠翠的感情。设置情境,分角色美读人物对话,揣摩语言。第二,设计情节,探究主题。节选部分情节虽然没有波澜,但却蓄势待发,引人遐思。引导同学对后文情节
  行设计,从而进入对“边城之爱”的深层意蕴探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小说人物描写方法,培养语言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激发阅读兴趣,形成自己的阅读观点。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感受纯朴自然的人性美,探究“边城之爱”这一主题。教学重点:体会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教学难点:探究“边城之爱”的深层意蕴。
  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
  教学方法:美读、品味、感悟
  教学过程:
  1.导入:“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张爱玲曾用这样的文字来表述“爱”,而且还说“这是真的”。这是真的吗?爱就是这样无声无息、曼妙迷离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沈从文的《边城》,领略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之爱”。
  2.新课:
  (1)、整体感知
  ①、课文节选的是《边城》第3-6节,写了几个端午节?
  明确:三个端午节   眼前的端午节—两年前的端午节—上一年的端午节—眼前的端午节  
  ②、端午节,牵动着小小主人公翠翠的心神,让她追忆留连,为什么呢?
  明确:因为在过去两个端午节,她遇见了两个人,龙头大哥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天宝、傩送。相逢是这样偶然,但恰恰是这偶然,却将瞬间的温情宿命的定格为一生,这就是“缘”。
  (2)品味语言  
  两年前的端午节
  请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P18翠翠与傩送的对话
  ①、翠翠对傩送印象怎么样?
  明确:不好,“轻薄男子”。
  ②、傩送是个怎样的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