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9张。有教案,约1860个字。相关素材请自行下载链接。
背影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父子深情。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父亲》营造氛围。)
刚才一曲《父亲》将我们引进深沉的父爱,我们说:父亲是一座山,伟大而坚强。严酷的现实扭曲了情感,沉重的负担压弯了脊背,他从无怨言,默默地用点点血汗,以透支的生命为儿女们开出一条成功之路。正如歌中所唱“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朱自清那篇表现父子之情的典范之作---《背影》。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今天我们通过重点研读进一步体会父子深情。(学生齐读本堂学习目标)
二、 检查测评
1、 关于作者(找一名同学口头回答)
2、 给加点字注音(考试本上小测,同桌互评,错词归入“错词本”)
3、 感知回顾(齐答)
四次背影,重点是刻画背影,在第六段。
三、 重点研读
1、 读一读,想一想
老师范读,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第六段是全文的核心,具体写“背影”的有哪几句?请用波浪线划出来。
(2)文段对父亲“背影”的描写主从和两方面详细刻画。
(3)请用横线划出表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动词,以“我认为--用的好,因为---”的句式品味作者用词的妙处。
(4)请用横线划出父亲所说的话,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挚感情。
答案:
(2)外貌、动作
(3)示例:A、我认为“蹒跚”用得好,因为连平地走路都是蹒跚而行,可想而知上下月台就更难了。
B、我认为“攀”用得好,因为用一个“攀”字写出了月台的高,父亲攀的吃力可以想象。
C、我认为“探、攀、缩、倾”这些动词用得好,因为突出父亲行动的艰难,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