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感悟、歌唱、仿作——《望岳》课堂实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16 14:24:19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270个字。
  探究、感悟、歌唱、仿作——《望岳》课堂实录
  流浪客改编
  课前放邓丽君演唱的《明月几时有》,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置身于古诗词演唱的氛围之中。
  一、导课
  师: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艺术源远流长,诗词歌赋浩如烟海。山川河流、花草树本都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如我们学过的写树木的诗有:
  生:《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无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写山的有: 
  生:横看成岭侧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写花的呢?
  生::《梅花》。
  师:同学们一起背王安石的《梅花》。
  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师:举不胜举,如果说古代诗歌就是那天上的星星,那么杜甫的诗就是那最闪亮最璀灿的一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去聆听诗人心灵搏动的颤音,感受诗人生命之歌的变调。今天,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学习杜甫早期所写的诗歌《望岳》。
  展示课件一:踏歌而行觅古韵,余音袅袅仿古诗。请同觉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思鸿):唱着歌寻觅古诗的韵味,在余音袅袅中仿写古诗。
  师:对。这堂课要求把握而两点:一是体会《望岳》诗歌意境;二是领略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吟唱仿写古诗词。
  师:《望岳》这个“岳”指的是哪座山?
  生:齐答“泰山”。]
  师:对,是有“五岳独尊”之称的泰山。(老师板书“望岳”,简单画泰山轮廓)老师画的泰山像不像?
  生:齐答“象”(笑)。
  师:这首诗比较好懂,同学们课前做了预习,请同学来介绍杜甫及这首诗有关的内容。
  生: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子美。
  生: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杜甫被称为诗圣。
  生:齐答“杜甫的诗反映了当时历史,称为史诗”。
  生:杜甫诗的风格主要以“沉郁顿挫”为主。
  师:同学们介绍得很清楚,全面。同学们对诗人写作《望岳》的背景是否有所了解?
  生: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生:《望岳》这首诗是杜甫二十四岁时写的。诗人在诗篇中远望泰山,为它的大神奇秀美而心情激荡…
  师:说得非常好,肖奕奕同学课前对《望岳》一诗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下面我们分组讨论、学习这首诗。第一大组讨论①、②句,第二大组讨论③、④句,第三大组讨论⑤、⑥句,第四大组讨论⑦、⑧句。
  学生互相讨论三分钟,老师参与讨论并作指导。
  师:请停下。请第一大组的同学来鉴赏①、②句。
  生:这两句主要写了诗人远望泰山。
  师:从哪个地方看出诗人是远望而不是登上泰山?
  生:从“齐鲁青未了”这一句来看。因为在泰山周围,远看一大片的绿色。
  师:这写出泰山什么特点?
  生:齐答“宽广”。
  师:很好(老师板书“广”)。第一大组同学说①、②句写出了泰山的宽广,诗人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其他组同学帮忙想一想?
  生:从这一问一答的句中,看出诗人非常喜爱这泰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相关文章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