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未来教育与研究性学习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Intel未来教育与研究性学习
湖北孝感广播电视大学 肖成林
【摘要】Intel®末来教育是一个国际性的大型教师培训项目,在教学理念上,它最核心的内容是将现代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应用于学科教学,使计算机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充分有效地整合。但是在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它也有其鲜明的特点,能给我们实施的素质教育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及特点:
研究性学习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突破了传统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使他们在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中获得新的学习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的变革。同时,研究性学习也引起了教师传统观念的转变,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发生根本的变革。
首先,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典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它是与传统教学模式全然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所以教师在思想上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中心位置交给学习主体——学生。但作为教学过程四个基本要素之一的教师,必须坚持和充分发挥对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力争做到“主动设计规划,‘被动’启发引导,积极评价促进”。
其次,研究性学习是由教师设计和指导或引导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运用评价手段的调控作用来实现设计者的意图。一般情况下,教育评价标准及评价指标,规定了教育活动应达到的质量标准,体现了对教育行为的工作要求,自然也就成了调控教育行为的指挥棒。研究性学习活动,虽是学生自主的、合作的探究活动,但绝不可放任自流,而应运用评价手段,规范学习行为,落实活动的各个环节,调节、控制、优化整个活动过程,以实现预期目标。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将活动的目的、任务、要求充分体现在评价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式的制定上,落实在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中。
再次,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探求新知的活动,其本质在于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没有一个唯一的预定的正确的答案,一切都在探索中寻求,强调的是一种主动探究性的学习和寻求真理的过程。因此教师的指导作用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教给学生发散性的、批判性的、探索性的思维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二是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足够空间,允许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按自己的方式去研究;三是给做出大胆假设、探索各方面问题的学生以鼓励和必要的支持。
最后,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合作研究的过程,而非单纯竞争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集体探究活动,而这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