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向语文学科渗透的评价

作者:梅林  时间:2005/11/6 16:23:3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015
  1、 评价原则  
  全程性: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研究报告,也要重视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使各个阶段都有侧重地解决一些问题,增长一些知识。  
  全面性:要重视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多种收获和体验,如学习态度、创新能力、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人际交往、合作精神、表达能力等。
  全员性:必须使得全员参与,才能达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要注意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特别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善于发现研究性学习对他们各科学习所产生的积极影响。①
  2、评价方法。
  (1)档案袋策略
  这是一种收集学生研究性作品,以学生现实表现为判定质量的依据的评价方法。建立学生研究学习档案,包括课题研究调查表,教师评价学生研究性成果档案,学生自我评价档案,论文成果和学生研究性学习日记。 
  1.课题研究调查表。调查目的:把握学生论文的基本概况。姓名、课题、研究领域、论文理论基础、论文研究方法、论文参考资料、学习合作分工情况等。 
  2.教师评价学生研究性成果档案。 
  (1)评价论文的具体内容:选题是否合理,论文格式是否规范,论文设计是否合理,思路是否清晰,语言是否准确通顺严谨,是否具有创新精神,资料运用是否得当,写作水平是否提高。评价目的:鼓励学生自觉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技巧,培养学生观察力、洞察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 
  (2)学生参与活动态度:不积极;一般;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考核目的:关注学生主体意识;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兴趣爱好。 
  (3)本次活动中学生表现出的优点; 
  (4)本次活动学生总体描述性评价; 
  (5)今后建议方案。 
  3.学生自我评价档案。 
  (1)自我评价的内容:a.这次活动我学到什么知识?b.这次研究性学习我遇到什么问题?c.如何解决这些问题?c.团体合作学习中我所发挥的作用;d.如果以后继续这个课题研究,我将改进的方法技巧;e.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中学到相关知识,我希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2)评价目的:a.培养学生自我反省意识,b.加强学生自我调节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c.促进知识的内化,d.培养学生独自探索能力,e.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4.论文成果和学生研究性学习日记。 
  档案袋中搜集学生不同阶段的论文成果,用这些作品来呈现学生在语文一个或多个领域内努力进取的成就。同时也容纳师生共同讨论课题的内容,学生参阅搜集的资料,学生自我评价反思和教师的评价。这无疑是一部学生生动的生长历史。档案袋策略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关注学生研究行为的持续性发展,注意对学生的鼓励表扬,淡化量化评价,是一种质性评价,以此作为学生现实表现评价的依据。评价多以描述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分析整理信息能力,而不注重论文结果。② 
  (二)百分制策略 
  这既沿袭传统百分制评价方法,又进行内容的改革。定量70分,包括资料准备情况;搜集情况;参加定期交流情况;是否写出论文等。定性30分,包括搜集资料是否符合课题范畴;分析是否恰当;论文水准等。它强调定量值,是因为这是基础教育,重在基础知识的传授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并非高校研究重科研成果。 

  ①魏东、刘殿分.《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体系初探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第2期第3卷.2001.9
  ②乌兰托亚.《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探索》.http://www.pep.com.cn/200406/ca471305.htm.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