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30字。
《陋室铭》导学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词句的意思,能梳理文义,当堂背诵全文。
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3、激情朗读,大胆展示,快乐学习。
教学方法:导读法(通过“三读”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当堂背诵全文)
设计思路 教学本文要贯穿“以读会意”的方法。在读的方法上要灵活,可由组长范读、学生推荐朗读、比赛读等。让学生自学,找出生僻字,全组帮助解决。疏通文意,然后背诵课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以通过设计巧妙的问题引导完成。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散文家,唐顺宗时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刺史等官职,《陋室铭》就是他被贬后任和州刺史时所写。他和柳宗元交谊很深。刚学过《酬乐天扬州初逢喜上见赠》一诗。
教学设计流程:1、学生自学用笔圈画 10分钟2、熟悉课文,掌握重点字词10分钟3、合作探究,把握文章主旨12分钟4、能力提升8分钟5、达标检测5分钟
教学步骤:
自主学习
一、默读全文在原文中给不认识的字词注音,注释中有注音的请在原文中再注一次(用红笔3分钟)
二、学习课文
(一读 理清思路)(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10分钟)
①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 本文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散文。本文为骈体文,简介骈体文的特点。“铭”:
本文“陋室铭”,意思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②学生试读课文 (个人读 对排读 )
③学生质疑(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尽量让学生来解答,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A 写出下列词语的注释(扎实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能够掌握典型的词类活用现象)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6水不在于深,有龙则灵。( )
B翻译句子(先翻译重点词,然后在字字对译,最后使语句连贯通顺)。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何陋之有?5、唯吾德馨
&④如果给课文分三个层次,该怎样划分?
明确 第一层从 第二层从
第三层
合作探究 (二读 品析诗句10分钟)
& ①“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明确
&②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明确
&③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
明确
&④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