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文言文讲读篇目重点句子翻译
《过秦论》
1、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翻译:秦孝公占据崤山,函谷关那样险固的地方(关隘),拥有雍州一带那样辽阔的地方,(秦国的)国君臣子牢固据守来(窥探)周王朝,(像卷席日子那样卷起,像用布包一样)有并吞天下,占领海内,控制全国的意图,吞并八方的野心。
2、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翻译:在这个时期,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君子,都既聪明智慧又忠诚守信,既宽厚又友爱待人,既能尊敬能人,又能器重谋士,共同约为合纵,离散了秦国的连横,聚集了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力量。
3、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翻译:秦国有充足的力量利用他们的弱点,追逐败逃的军队,使无数尸体横卧,流淌的血可以使盾牌漂浮起来;趁着有利的形势和方便的条件,侵略诸侯各国,分割天下的土地。因而强国请求归服,弱国前来朝拜。
4、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翻译:到了秦始皇,发扬六代祖先遗留下来的功业,像挥动长鞭赶马那样来驾御天下,吞并了西周、东周,灭掉了诸侯国,登上了尊贵的皇位而统治全中国,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势震慑四海。
5、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翻译:秦始皇就派大将军蒙恬在北方筑起长城守卫边防,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到南方来牧马,已亡六国的遗民不敢拿起武器仇雪恨。
6、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翻译:于是秦始皇废除古代帝王的治国方法,焚烧各学派的著作,企图使百姓愚蠢糊涂;毁坏著名的城堡,杀害杰出的人物;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都城咸阳,销熔这些刀箭,用它铸造成十二个铜人,来削弱天下的老百姓。
7、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翻译:然后凭借华山作为城墙,就着黄河作为护城河,依靠亿丈高的华山,对着深不可测的黄河,把这作为坚固的屏障。优秀的将领,强劲有力的弓弩,把守险要的地方;忠实的臣子,精壮的士兵,设置了锐利的兵器,而谁敢把他怎么样。
8、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
万世之业也。
翻译:天下已经平定,秦始皇的心中以为函谷关中这样坚固,象是千里的铜墙铁壁,真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的万世不朽的基业。
9、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翻译:他出身于军队之中,却在田野里突然起义,率领疲惫困乏的士卒,带领几百人,调过头来,攻打秦朝
10、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翻译:他们砍下树木做武器,高举竹竿当旗帜,天下的百姓像云那样集合拢来,像回声那样应声而起,担着粮食,如影随形体那样紧紧跟着。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起行动起来就把秦朝的统治推翻了。
11、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翻译:然而一个人发动起义,帝王基业就毁灭了,皇帝死在别人手里,被天下人讥笑,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没有实施仁义,攻取天下守住天下的形势就不同啊。
《鸿门宴》
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翻译:我进入关中,极小的财物都不敢沾染,登记官吏,人民,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以等待将军(的到来)。所以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
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翻译: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意常常在沛公身上。
3、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翻译:秦王有像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下老百姓都背叛了他。
4、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