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案3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5/28 21:22:16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340字。

  十六、《孔乙己》---鲁迅
  主编:张扣萍  审核:王小龙  时间:2010-4-15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1、了解小说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写法;
  2、品味小说语言,掌握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对孔乙己的批判与同情;
  4、明确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和封建社会的腐朽与病态。
  二、学习重点: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三、学习难点:结合时代背景,深层体会小说的思想意义
  四、资料助读:
  1、作者介绍: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从文学创作方面讲,鲁迅前期创作成熟和影响最大的是小说,而他后期则主要从事杂文创作。小说集:《呐喊》《彷徨》,《狂人日记》是新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他写的第二部就是《孔乙己》。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华盖集》等,诗集:《野草》
  2、背景介绍:本文 写于1918年冬。作者选取了社会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再现了二十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份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是一篇反封建主义的作品。( 资料衔接:关于封建科举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三年一考的“举人”,入选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之一。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成了科举的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其中的一个。 读书人“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处理社会事物、谋划生计的能力是很缺乏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又让他们鄙视体力劳动,至于经商营业,更是不耻。所以实际上,封建文化和科举制度所培养出的人是一群无用的人。)
  五、课前自学: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走近作者:本文作者        笔名是      ,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主要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          ,散文集          ,散文诗集           及杂文集             ,译著《毁灭》等。本文是他在五四前夕继           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是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与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这是鲁迅发表的第二篇小说。本文选自《     》。
  2、文体知识回顾:
  (1) 什么叫小说?                         (2)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3)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3、阅读全文,完成下列任务:
  ①勾画出理解有困难的字、词、句课堂提出。
  ②迅速抓取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标注出来。选择你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可以朗读,也可以默读;可以速读,也可以跳读。完成以下的任务:
  A、a、小说主人公的姓名;b、故事发生的年代;c、故事发生的环境。
  B、按照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划分课文结构。
  C、《故乡》是反映旧中国农村劳动人民命运的,着力刻画了闰土这一穷苦农民形象。本文关注的是哪一类人物的命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