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自传》教案10
- 资源简介:
约3710字。
《鲁迅自传》
鲁迅
年级组别 执笔 课型 审核 时间
七年级语文 林丽璇 新授课 七年级语文组 2010/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传记这种文体及其特点。
(2)了解时代背景,理清文章思路。
(3)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以时间介绍自己或他人的经历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能恰当的阅读资料,辅助学习,进一步了解鲁迅的思想的重大转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鲁迅人生态度和爱国思想,培养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学习以时间介绍自己或他人的经历的写法
(二)难点 :从简练的语言风格中体会鲁迅的鲁迅人生态度和爱国思想
三、教学方式: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
四、教学课型:新授课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
六、教学内容
在家自学部分
一、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如上网查询、查阅字典和图书馆查阅等)了解鲁迅及其相关作品。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厦门( ) 皖南( ) 学籍( ) 乞食( )
páng huáng( ) shuāi败( ) chóu办( )
zhè江( ) nà喊( ) 亲qī( )
三、根据语境,理解加粗词语的意思。(8分)
(1)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看书的学力。
学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变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常走的两条路。
衰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
维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预习课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传”是一种怎样的文体?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在校教学部分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我们上学期学习(风筝》一文,作者是:(鲁迅先生)。现在那位同学能介绍你所认识的鲁迅或鲁迅的相关作品?(包括改编成电影的作品)(学生回答后,老师补充)。
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鲁迅的一篇《鲁迅自传》,来树立他一生的经理,追溯他闪光的人生轨迹,系统、全面地来了解鲁迅先生的伟大一生,。(板书课题:《鲁迅自传》)
2、本文的题目是《鲁迅自传》,自传,该从传记说起。传:也叫传记,是用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传记篇幅可长可短,按篇幅的长短可以分为大传、小传,小传一般在千字上下。按写传的人可以分为自传(写自己)及他传(写他人)。
本文《鲁迅自传》分类可以划分为什么?(学生回答:小传、自传)
二、朗读课文
1、全班听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教师注意学生若有读错的字词,及时更正。
3、正音正字,积累重要字词。
(1)厦门( xià ) 皖南( wǎn ) 学籍(jí ) 乞食( qǐ )
páng huáng( 彷徨 ) shuāi败(衰 ) chóu办( 筹 )
zhè江(浙 ) nà喊(呐 ) 亲qī( 呐 )
(2)学力:学问上达到的程度; 变故:意外发生的事情; 衰落: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
维新:反对旧的,提倡新的,一般指政治上的改良或改良主义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