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信息化教学方案设计
- 资源简介:
约3660字。
《望岳》信息化教学方案设计
一、课程概述: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掌握一些古诗朗诵的常识。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逐步提高诗歌的朗读水平。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加强诗歌朗诵练习,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精练的语言美。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逐渐形成敢于怀疑、乐于探讨的研究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不怕困难、敢于攀登、奋发向上的青春斗志。
2、教学重点:
1)疏通诗意,感受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初步学会鉴赏诗歌的语言特点,品味诗歌的美学特征。
3、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理解诗歌起承转合的叙述结构,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诗歌中出现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4、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并且通过情景想象,把握诗的景与情。
2)诗歌情景教学法。通过对诗歌大意的疏通理解,解决重点词的理解问题,想象诗歌中构建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
5、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音频
6、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此篇课文是八年级第一册的一首古诗鉴赏。八年级的学生灵活好动,这是教学的优势所在,在教学中应该因势利导,利用其好思、好动的性格特征,这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引导,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
其次,初中的学生对诗歌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解鉴赏能力,可以采用讨论的方法来增加课堂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