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的新途径
- 资源简介:
约2840字。
情感教育的新途径
(李征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乌当中学550018)
【摘要】面对现今的青年学生,情感教育的内容也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应该体现以尊重、信任、关心、理解为主要内容的情感因素,思想教育要达到其目的,远不是简单的政治宣传和空洞的说教能解决问题的,我们需在深层次的情感教育上继续探索,不断发现新问题、新情况,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去点燃广大青年学生的希望之火,使他们能够愉快、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关键词】情感教育,尊重,信任,关心,理解。
在当今的校园环境中,青年学生在情感上体现出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竞争性与脆弱性并存、自我意识与狭隘性并存、参与性与惰性并存等特点。面对这些新的特点,情感教育的内容也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应该体现以尊重、信任、关心、理解为主要内容的情感因素,要求克服盲目性、随意性、增强科学性。要正确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尊重和引导相结合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因此,尊重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心理学认为,在学习工作中,如果学生心理上有满足感、愉快感,自我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情感得到了尊重,那么其潜力得到会得到充分的释放,能力会得到更大的发挥。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优点,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合理需求。尊重学生还包括尊重学生的隐私。如有的学生对老师信任,将不愿与家长谈的心里话向老师倾吐,如果老师不加思索德转告给家长或他人,势必造成对学生的伤害,导致师生情感的危机。然而,尊重又是有原则的。如果为了迎合学生而一味依从学生以致放纵某些学生的行为,那又不是真正的尊重,甚至会造成“爱杀”、“捧杀”。学生毕竟有别于成人,其思想认识及自我教育与管理的能力毕竟还不很强。新时期,学生要求独立、表现自我的意思很强,但有时不能正确认识该如何独立,不能正确把握表现自我的方式,有些学生甚至以模仿社会成人的不良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所谓独立。对这部分学生决不能听之、任之。因而,在尊重他们的同时,又须对他们进行引导:一要防止部分学生的自我中心意识,二要防止虚荣心理,三要防止骄傲情绪,四要防止固执己见。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审视,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意见,保持正常、良好的心态,胜不骄败不馁,在自我尊重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他人。只有这样,“尊重“才能体现出它真正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信任与培养相结合
信任在情感因素中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要求师生双方坦诚相待,更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充分的肯定。有了信任,学生可以产生高度的责任感。对优生的信任,能激发他们更强的进取精神;对后进生的信任,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后进生更需要信任,如果教师因为他们在某方面较差或犯过错误,就对他们抱怀疑态度,那不但会在感情上伤害他们,更会抑制他们的潜能。因为没有信任,他们会灰心失望,而培根说过:“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如果信任他们,会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他们就会爆发出积蓄已久的潜力。
信任是一种情感激励,如何实施这一情感激励呢?一方面,要充分了解信任对象的优劣,善于利用对方优势激发其热情、信心;另一方面,也应注意,信任要建立在恰当适宜的基础上,建立在培养帮助的基础上,,信任不是简单的器重青睐,更不是放任自流。
在教育过程中,切忌出现两种走极端的现象:对优秀学生一味信任,对后进学生一味排斥和怀疑。在情感教育过程中,只有将信任与培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信任的作用,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样情感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关心与严教相结合
教师对学生关心、体贴、爱护,使学生感受到温暖,产生强烈的亲近感、信赖感。但这种关心必须与严教相结合,才能达到应有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心学生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关心学生的学习。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然而他们取得成绩的条件又是多方面的,作为学生,客观条件与主管条件都会对学生产生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