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海滨仲夏夜》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海滨仲夏夜
淄博市沂源县张庄中学 高学忠
设计理念:
本着新课程提倡“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应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对散文生动优美的语言进行感知和品味,提出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和感受。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过程中点拨本文写景的特色及比喻的表达效果。
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知理解课文,把握内容。
2、过程和方法: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领会本文表现的“独特的美”──“幽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学习重点与难点:
1、学习重点:熟读课文,体会贴切的比喻对表现景物的作用 。
2、学习难点:学习本文抓住景物变化写景的手法和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写法。
教学准备:
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完成预习思考题;准备相关的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录音机。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在这两篇课文里,我们领略过春天的美丽、欣赏过冬天的温晴。那你想知道夏天的景色如何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仲夏时节海滨景色的文章,看了它,你将被海滨那迷人的景致所陶醉。【板书课题、作者】
1、指导学生挖掘题目包含的信息:海滨(地点);仲夏(季节);夜(具体时间)。
2、学生介绍作者:
峻青(1922~ ),现代作家。原名孙峻卿,山东海阳县人。出身贫苦,只上过几年学。最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深深影响了他以后的文艺创作。他1940年参加革命,1944年后任胶东党委机关报《大众报》记者、新华社随军记者。艰苦的敌后生活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解放后,他留在中南局新闻机关工作。主要作品有短篇集《黎明的河边》、《海燕》、《最后的报告》、《胶东纪事);散文集《欧行书简》、《秋色赋》。【如不完整可由其他学生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