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破译心声密码的金钥匙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小引】<br>
同学,你能在生活中破译别人的心声密码吗?你能否在习作中,通过笔下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他们的心声密码?如果不能,请让我送给你一把破译心声密码的金钥匙──比较,并请你看看下列同学是怎样运用这把金钥匙破译《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一些人物的心声密码,写出文艺短评,怎样运用这把金钥匙破译要写的人物的心声,写出连自己也惊讶不已的佳作的。<br>
【例文一】<br>
浅析丫鬟的一句话<br>
常德市一中 张琳<br>
《红楼梦》写宝黛初会时有这样一个场景:<br>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声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br>
初读此处,认为在荣国府这样一个等级森严之地,一个地位卑微的下人怎敢直呼其主子的姓名?难道这是曹雪芹的败笔?多读几次,反复推敲,才恍然明白,这正是一个成功利用细节的场景。<br>
“宝玉来了!”不是“宝二爷来了!”短短四个字从另一个侧面烘托出了宝玉生性顽劣,性格叛逆。只有具有如此的性格,才能与府中的丫鬟平等相处,没有一点儿等级贵贱之感。若换做是王熙凤,她能这样称呼吗?要是这样,只怕早就落得个逐出贾府的悲剧。<br>
短短四字,说明了曹雪芹善于破解人物的心声密码。就连一个丫鬟进来通报这个细节,也要细心琢磨,根据人物的特点及其所处的环境,让他(她)说出自己应该说出的话来。<br>
短短四字,使我们悟出:言由心生,写人之言,先必透晓其心。我们学习写作,万不可弄出无论各色人等,均是一副学生腔的笑话。<br>
读罢这篇短文,掩卷赞叹之余,不禁发出感慨:很多同学,总不注意练习随时随地破译人的心声。生活中不注意,阅读作品也不注意。张琳能对“宝玉来了”一句话生疑,进而运用调换语言形式的方法进行比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