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和西方的科学》ppt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三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46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2/19 14:09:48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5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25张,教案约5510字。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案
  王满仓   改编
  一、学习准备
  【了解作者】
  乔治•萨顿(1884~1956),美国科学史专家。生于比利时的根特。在大学期间,学习过哲学、化学、数学、结晶学等专业,1911年获博士学位。1912年创办国际性科学史杂志“Isis”,担任该杂志主编近40年,并发起成立国际科学史学会。他为科学史研究作出重要贡献,一生著述甚丰,出版著作15部,发表论文800余篇,代表作是《科学史导论》。他为创立科学史学科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因而被人们称为“科学史学之父”。他具有非常广博的知识,并掌握包括阿拉伯语和汉语在内的14种语言。有人称他为20世纪世界上学识最渊博的人之一。他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学科知识和谐地集于一身,成为罕见的科学家与人文学者相结合的典范。
  【字词读写】
  1、正音:
  重蹈覆辙(chóng dǎo fù zhé)  衰(shuài)亡  盛(shèng)气凌人
  2、辨形:
  蔓(“艹”,意为像蔓草一样延伸开来):蔓延。
  漫(“氵”,像水流淌开来):漫延,漫步,漫山遍野。
  3、补释:
  经院式:指陈词滥调的一套套形式。经院,原指天主教会的学院。
  希腊精神:唯我独尊的神态。
  犹太精神:艰苦奋斗、精打细算、坚忍不拔的实干精神。
  道德热忱:最可嘉的工作热情。
  【热身练习】
  1、比较字形,组成词语。
  ①渺(      )  ②蔓(      )
  缈(      )    漫(      )
  ③复(      )  ④衰(      )
  覆(      )    衷(      )
  ⑤骇(      )  ⑥舀(      )
  赅(      )    谄(      )
  骸(      )     陷(      )
  参考答案:
  ①渺小,缥缈;②蔓延,漫谈;③重复;颠覆;④衰败,热衷;⑤骇人听闻,言简意赅,放浪形骸;⑥舀水,献谄,缺陷。
  2、根据课文内容,简要回答下面问题(不要再用“母亲”或“父亲”的比喻)。
  ①东方的科学的特色是                                                    
  ②西方的科学的特点是                                                    
  ①一切科学的基础;②以实验科学为主的。
  3、指出下列各句的论证方法。
  ①从实验科学的角度(特别是在其发展的现阶段)来看,东方和西方是极端对立的。(        )
  ②在很大程度上,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东方的后代。(       )
  ③热爱真理——像科学家那样热爱真理的全部,包括愉快的和不愉快的、有实际用途的和没有实际用途的;热爱真理而不是害怕真理。  (       )
  ④科学的应用常常握在那些没有任何科学知识的人手中,犹如不经过教育和训练而去驾驶一辆能导致各种破坏的大马力汽车。  (        )
  ①对比论证;②比喻(不是拟人。所谓“拟人”,必须写出人的特性)论证;③演绎论证;④比喻论证。
  【自学点拨】
  1、学习自我鞭策、自我否定、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领会精练语言、严密逻辑的表现力。
  二、自主探究
  【粗读浅探】
  1、速读全文,试给课文分出3部分,并归纳各部分大意。
  思路提示:
  可按引论、本论、结论来划分。引论部分抓住“两件事”这一中心;本论部分抓住对科学的态度;结论部分抓住“希望和前景”。
  答:引论写了3段,强调“必须记住两件事”,说明要正确对待东西方科学;本论第4~9段,论述研究科学,必须有科学的态度;第3部分是结论,提出“希望和前景”。
  【精思深究】
  2、阅读前3段,看看作者是怎样使论证充满力度的。        
  思路提示:
  比喻论证只是生动有趣的问题,“力度”还得通过例证。
  答:古希腊因为目空一切,忘乎所以,唯我独尊,最后走向衰亡,一落千丈。这是一个强有力的例子。事实胜于雄辩。
  3、仔细阅读本论部分,完成以下练习。
  (1)试分析这一部分的结构特点。
  思路提示:
  也可分出“三段论”来。
  答:本论第4段,直截了当:态度粗暴、“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观点鲜明。接着5、6、7段反复论述“必须谦虚”“不应傲慢”,第8、9段小结:要“以谦虚的态度从事这一切(科学工作)”。
  (2)论述“我们必须谦虚”时,用了怎样的论据?论述走向实证科学的极端时,含而不露地写到了怎样的论据?
  思路提示:
  第一问,答案在第5段。
  第二问,答案在第6段。
  答:第一问:用了美国的历史记载短暂来强调必须谦虚,同时也与上文提到的古希腊的例证对照。第二问:“骇人听闻”,除了二战时美国为了逼迫日本投降而在广岛、长崎投了两颗原子弹外,还能指什么呢?这不正是“科学方法”“被错误地应用”吗?第7段的比喻其实也是暗指这一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