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案5
- 资源简介:
约2990字。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案
设计思想:
课程标准中规定要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根据此规定以及本课的具体内容和七年级学生学习历史的具体情况,我设计了课前学生准备活动为搜集有关明清帝国更替的历史故事和有关明清文字狱的故事,这样既可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也会恰到好处地辅助课堂教学。对于本课的重点即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的学习,我设计了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引导学生对从秦朝到明清中央集权发展概况做一个总结。对于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及明清加强专制统治措施所造成的影响,则多用讲读法、讨论法和讲解法相结合来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
课程标准:了解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明清帝国的更替过程;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二、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通过查找有关明清建立资料的过程,增强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对比唐朝科举制度和明清科举制度的不同,培养生生合作交流的个人素质和比较、分析、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明清专制统治的表现及危害,初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本课重点: 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本课难点: 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据老师所知,有很多同学平时都喜欢读诗歌,那么,今天老师想请同学看几句古诗: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同学们能不能从这几句诗中看出什么毛病?
学生回答:(略)。
教师:可是,就是这几句诗却使清朝时的翰林院学士徐骏掉了头。当时,清朝统治者疑神疑鬼,捕风捉影,硬是认为徐骏诗中的“明”暗指“明朝”,“清”影射“清朝”暗喻明朝重视人才,清朝不重视人才,说徐骏是怀念明朝,不满清朝。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则是暗指清统治者没有文化。为此,按“大不敬”“斩立决,将其文稿尽行烧毁”
刚才讲解时,老师发现许多同学面露疑惑:怎么可能呢?不就是几句诗吗?怎么能如此牵强附会地和国家朝廷连起来?可这正是真实的历史,是清朝加强思想专制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的重要内容之一。
2、讲授新课:
谈到明清的专制统治,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明清两朝是怎么建立的,老师已经让同学们查找有关明清建立情况的资料,现在请同学介绍一下:
两名同学介绍明清建立情况(略)
教师:感谢两位同学让我们了解了明清帝国建立的情况。明清是中华帝国的晚期,那时封建社会日趋没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为加强皇权、加强对全国的控制,明清的统治者真是煞费苦心,使出了前所未有的招术。
先给大家看一个故事:明朝时有个名叫宋讷的官员退朝后独坐生气,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为和生气,宋讷大吃一惊,照时说了,朱元璋才叫人把锦衣卫偷偷画的像拿给他看。
故事中的锦衣卫是什么身份?朱元璋为什么要设立锦衣卫?
学生看书并回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