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读写一体22练
- 资源简介:
约128850字。
第一课 读与写——语文学科的擎天柱 2
第二课 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 12
第三课 事物的特征和说明事物的方法 20
第四课 说明事物的制作(发展)过程和功用 28
第五课 在写物中表达感情 35
第六课 读写测试 40
第七课 景物的固定特点和季节特点 45
第八课 景物的动静和变化 51
第九课 写景与抒情 56
第十课 读写测试•外景写生 62
第十一课 人物的外貌描写 66
第十二课 人物的言行和兴趣爱好 71
第十三课 人物的情绪心态和思想性格 76
第十四课 写人文章中的人物关系、事例和抒情 82
第十五课 读写测试•人物采访 89
第十六课 叙事要完整 95
第十七课 叙事要有序 101
第十八课 叙事中的写人 108
第十九课 叙事与抒情 113
第二十课 读写测试 121
第二十一课 说理的观点和理由 125
第二十二课 说理的材料和顺序 130
第一课 读与写——语文学科的擎天柱
【训练目标】
一、理解读和写的重要性。
二、激发读和写的兴趣和热情。
【训练重点】
理解读和写的重要性。
【训练内容】
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解释是:“口语为‘语’,书面为‘文’。”也就是说,语文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结合体,是由听、说、读、写四大支柱擎起的一片思维的天空。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先生有一段关于听、说、读、写的精妙论述:“听,就是用耳朵来读,读,是用眼睛来听;说,是用口来写,写,是用笔来说。”这样一来,语文能力就可以被简化为信息采纳(听、读)和信息输出(说和写)两项思维活动。我们的读写一体课程就是把这两项活动科学化、阶梯化、兴趣化,达到扎实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因为我们的读写一体课是一门课程,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它以提高综合的语文素质为本,以应对考试为标,既要“固本培源”,又求“达标”,所以读和写就成了重点。阅读内容涵盖了字词句段篇及语法、修辞等内容,再加上作文,可以说是整个语文了。当然,我们不是学校正常语文课程的重复,甚至不是它的简单的补充夯实,而是另辟蹊径综合提高语文素质,最后与学校正常的语文课程交汇,聚成更强大的语文优势。
一、关于“读”
在读写一体训练的初级阶段,阅读的目的首先是正确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其次是体会作者在文中所灌注的感情,再次是养成积累知识和语言材料的习惯,最后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一)换一种心态去阅读
有的同学怕阅读,或者怕读某种或某些体裁的作品,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知识障碍,即为对字词句的理解所阻,为见识和经验所限;一是心理障碍,即莫名其妙地怕读。其实许多情况下是心理障碍。知识障碍需要循序渐进地排除,精神障碍则换一种心态去阅读即可迅速排除:你不要总认为自己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陌生人写给你的纸条或者是在听一个陌生人对你的反复诉说,你的任务是读(听)懂他(她)的意图,即弄明白对方要告诉你什么,这样一来就轻松多了。没有几个人迟钝到这个程度吧:别人递给你一封信,你无动于衷;别人特意对你讲几遍同一个故事,你麻木不仁;买了一件新家电不会使用,对面前的说明书却视而不见……记住,换一种心态,就是另一个境界。
(二)正确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先看看下面的例子:
1、一辆小轿车驶到高速公路出口,路边站着一队警察,示意把车停下。一个警察上前行了一个礼,说:“祝贺你,先生!你是通过这条高速公路的第一百万辆次车的驾驶员,你将得到第二课 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
【训练目标】
1、
在阅读中领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顺序、重点。
2、
学习用多种感觉器官综合观察。
3、
学习有顺序地观察和表达。
4、
学习有重点地观察和表达。
【训练重点】
1、
在阅读中领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顺序、重点。
2、
怎样用多种感觉器官综合观察并按顺序、有重点地表达。
【训练内容】
第一部分 阅读
〖句段阅读及练习〗
读语段,说说作者的观察对象、发现的观察对象特点和使用的观察器官。
1、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观察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象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清断肠。淡月昏黄。
(元•乔吉《双调•水仙子•寻梅》)
观察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象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观察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象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朋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观察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象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白居易《琵琶行》)
观察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象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 事物的特征和说明事物的方法
【训练目标】
1、
在阅读中能抓住文章所写的事物的特征。
2、
在阅读中能懂得作者所使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3、
在写作中能抓住事物的特征。
4、
在写作中能使用常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训练重点】
在阅读过程中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和懂得说明事物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
【训练内容】
第一部分 阅读
〖句段阅读及练习〗
【提示】事物的特征指一种事物与其它事物的不同之处。说明事物的方法有解释、分类、比较、举例、打比方、列数字等。
1、
鸭嘴兽长着一身稠密的兽毛,还长着一张鸭子嘴,生活在澳洲。
◣鸭嘴兽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
2、
飞龙鸟,又称榛鸡、松鸡,是一种产于大兴安岭的体形像鸽子、肉质洁白细嫩的珍贵飞禽,是国家重点保护飞禽之一,禁止随便捕猎。
◣这段文字说明了飞龙鸟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和______。
3、
世界上的事物种类繁多,千姿百态。据生物学家估计,地球上有一百万种以上的动物和三十万种以上的植物。经过考察研究,不仅千千万万的不同物种大相径庭,即使是同一物种的生物也千差万别。十九世纪末,德国哲学家、科学家莱布尼兹担任德皇的宫廷顾问,为了证明莱布尼兹“在自然中绝没有两个东西完全相同”的观点是错误的,宫女们到御花园里四处寻找两片完全没有区别的树叶,结果是徒劳无功。
◣这段文字说明了______________ ,使用了___和___的方法。
4、
“火星运河”、“火星人”的宣传报道,有一些根据,但没有得到科学的证实,人们只依据仅有的一些材料,进行了虚构的科学幻想。火星比地球小,赤道直径只是地球的一半,约3395千米,质量只是地球的11%。火星自转周期很像地球,约24小时37分钟,但火星绕太阳旋转一周需要687个地球日,相当于地球的两年。火星上也有一年四季。火星上也有大气和水,但大气成分含二氧化碳约95%,水气和氧的含量很少,火星的两极是冰封雪地,火星上的水是以冰的形式存在的。199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