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血肉丰满才精彩——“内容充实”四忌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840字。
技法点津
考场作文血肉丰满才精彩
——“内容充实”四忌
名师讲堂
考场作文应做到“内容充实”。所谓“内容充实”,就是言之有物,持之有据,用足够的高质量的材料显示文章的主题。有些同学由于平时各学科负担过重,往往不愿意或者不善于搜集、整理鲜活生动、富有内涵的素材,这样一来,临场写作时便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况,其结果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一、空泛不深刻
即不善于精选典型材料表达主题,而是代之以众人皆知的空话、套话,内容空洞,面目可憎。比如2010年山东卷考“光明和阴影”,在评卷过程中发现大量作文,文中没有引用一则材料,都是自己在凭空说理,有的甚至都“上升”到哲学高度,唯物辩证法都出来了,对哲学理论大段引用,来论证“光明和阴影”的关系,把高考作文俨然当作了政治论述题。这样的作文用专家的话说就是标准的缺少“感悟和联想”,没抓住作文写作的要求。
还有的考生则是一味堆砌材料。例如2009年江苏卷(考命题作文“品味时尚”)有篇作文,涉及的时尚类和非时尚类事物计有:走在时尚前列的牌子,如范思哲、阿玛尼、夏奈尔等;富家公子不顾人命只顾赛车:山寨产品四处流行;人民喜爱的戏剧《牡丹亭》《西厢记》;周杰伦和宋祖英的组合演唱;《青花瓷》;《不差钱》;何占豪、陈钢的《梁祝》;网聊;小沈阳、LV包、躲猫猫、火星文……如此大量罗列素料,形成“材料超市”式的狂轰滥炸,最终形成了让人厌烦之至的“叠床架屋”现象。
二、陈旧不精细
这类作文的材料多是几年来甚至十多年来见于各类文章的陈旧事例,如马克思、爱迪生、李白、杜甫、辛弃疾等。不是这些例子不能用,而是考生使用这些材料时,根本没有从新的角度加以审视,没有进行精细的“打磨”,没有使之焕发新的光彩。这样的文章,徒具躯壳而没有灵魂,因而缺乏生命力,也毫无吸引力。比如2010年全国卷甲卷的漫画材料直接对应着“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这一当今现实,只有那些明确指出“时代变化”“生活富裕”之后,仍要“坚持责任”“保持个性”“奋斗不息”的作文,才能被视为“切合题意”,在“内容”项获得最高档次的20分。但有些考生既不注意吃透题意,又不关心生活、留意时事,文章里依然是司马迁、李白、杜甫这样几个“老朋友”,自然会严重影响作文得分。
三、杂乱无章法
在叙事类文章中表现为叙述事件的违情悖理;在议论类文章中则表现为论据排列无序化。请看吉林考生《只为明天更好》中的三段文字:
明天是希望,花儿一定会开放:
明天是硕果,理想一定会实现。
勤奋学习的爱因斯坦,不怕失败的爱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