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经历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课程资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7/26 21:09:2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780字。

  人生经历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课程资源
  罗明妍
  【摘 要】个人经历对于语文教师是一笔宝贵财富,不仅可以作为显性的课程资源,直接引入课堂,同时也是一种隐性的资源。丰富的人生经历赋予教师的是成熟的性格、睿智的头脑,是一种人格魅力。
  【关键词】人生经历  课程资源  语文学科特点  解读文章  诠释写作手法  双边交流  激发学习动机
  卡耐基说过:“每一种经历都给人以不同的经验,而经验的丰富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我认为,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这笔财富尤为珍贵,它带给语文教师的不仅是丰富的教学经验,更多的是一种从容淡定的人生态度,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和对社会、人生、情感的透彻领悟。拥有了这笔财富,就能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所承载的精神内涵,这不正是语文教师最首要的素质吗?在这个信息大社会,我们所需要的决不是局限于课堂的咬文嚼字的小语文课,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大语文课。那么,一个成熟的语文教师将个人的生活经历融入课程中,究竟可行吗?怎样实施?这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将个人经历作为课程资源的可行性。
  1.语文学科的特点。
  陶行知老先生说:“生活即教育。”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本原。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死教育,而现行的语文课堂上仍有两个误区:一是因循守旧,“一根笔写到底,一张口讲到头”,课堂成了教师的表演、布道,而布道的内容则是枯燥无味的照本宣科;另一种是表面繁荣活跃,以抢答讨论等形式掩盖应试教育之实。这两种脱离生活的语文课堂都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只能培养出缺乏独立思维能力的书呆子、应试机器。真正的语文课应是思想火花的碰撞,是情感的交流,是人性的成长。
  新课程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求教师具有人文情怀,这种人文情怀是指真正把学生当作“人”来看待,珍视学生的青春,有强烈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人文质素,而不是被应试教育之风吹得晕头转向。近代的中国落后挨打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人文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是所有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
  2.教师个人经历的特点。
  教师的个人经历具有鲜活生动、独特新颖的特点。根据人的注意力的规律,新奇的材料最易吸引听众,教课最忌陈谷子、烂芝麻,一句话翻来覆去,一个知识重复许多遍,学生耳朵听出了老茧,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打击。例如讲“坚持不懈”总是举爱迪生,恐怕只能换来嘘声一片。当代中学生视野开阔、阅读面广,老师举出的例子,大部分他们已经听说过,老师讲了第一句,他们就能喊出结果,这些例子对他们来说毫无新意。而教师的个人经历此时却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1)新颖独特。
  教师的个人经历具有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性,它发生在特殊的时间、地点,有特殊的意义,这些对于好奇心正强的中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2)真实可感。
  教师所讲述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也是记忆最深刻的、对自己影响最大的经历,在讲述的过程中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给学生强烈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