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的向导》教案1
- 资源简介:
约13850字。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课时生活处处有哲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2)哲学的本义和任务
分析:联系身边的生活分析其中的哲学思想。
2、能力目标:通过对身边的哲学的分析,培养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2)通过对哲学思想的历史渊源的分析,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分析,增强我们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
【知识点详解】
一、 生活处处有哲学第一目实际上讲的是哲学的起源。
诱思探究一:
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有人问孔子:您的弟子颜回是什么样的人物啊?孔子回答说:“仁人也,丘弗如也。”
问:子贡是什么样的人呢?答:“辩人也,丘弗如也。”
问:子路是什么样的人呢?答:“勇人也,丘弗如也。”
问:既然三人都比您强,他们为什么还听从您的调遣?答:“丘能仁且忍,辩且讷,勇且怯。以三子之能易丘一道,丘弗为也。”
●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换孔子之“一道”,孔子这什么不愿意呢?(思考,实践)
●你认为孔子的“道”是怎样形成的?(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理小故事:量力而行】
老鹰从很高的岩石上向下俯冲,用它的利爪抓在小绵羊身上,穴鸟看到了,心想自己一定比老鹰强,就模仿老鹰的动作,飞到绵羊身上,没想到脚爪却被绵羊弯曲的毛给缠绕住,拔不出来。牧羊人发现了,就跑过去把穴鸟的脚爪尖剪掉,把穴鸟带回去给孩子们玩。
设问: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人各有所长,要了解自己的能力去发展。看到他人名利双收,便想依样画葫芦,是得不偿失的。看他人经营贸易赚钱,忘却自己在个性、专业上不适合,便思自立门户,失败往往接踵而来。这其实就包含了深刻的哲学道理——一切从实际出发。那什么是哲学,它来自何方?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联系生活中类似的事例,谈谈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地来看待。片面地看待排名问题,不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全面的思维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哲学智慧,看待别人、分析自己等都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这说明生活与哲学密切相关。
我们的学习其实也是属于生活的。远的不说,我们就以学习生活来看看,它和哲学有没有关系。
【探究】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充满哲理的现象?
由选文理科中的哲学引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的,这就恰恰符合哲学里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大家往往都综合考虑了各个方面的情况的,并不是片面的、孤立地看问题,而是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这恰恰就是我们哲学的观点。
大家思考下:你幸福吗?(每个人所说的幸福不幸福都是相对而言的,这样的看法其实也体现了哲学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