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教案1
- 资源简介:
约119290字。
《生活与哲学》的内在逻辑关系
第一单元:生活、实践的观点
(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单元:如何认识世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物质、意识、实践)
《生活与哲学》
第三单元: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联系、发展、矛盾、创新)
第四单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历史的真谛、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本单元基本结构:
哲学(第一课)
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课)
第一单元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课)
哲学的功能(综合探究)
教学课时:9课时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什么是哲学)
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哲学的概念、哲学和世界观、具体科学的关系。
2、联系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
3、运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说明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二、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3、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世界观决定着人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方法,增强学生主动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2、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就不能没有哲学。
教学重点难点:
1、 什么是哲学?
2、 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3、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4、 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
5、 学好哲学与掌握好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
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导入新课】
从今天起,我们来共同学习一门可以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哲学”这个词是个西方术语,在近代被翻译为汉语,其含义是“爱智慧”或“启发智慧”等。在汉语中,“哲”具有“聪明”和“贤明”的意义。从词义上概括地讲,哲学就是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在座的各位聪明否?一个人聪明不聪明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我早料到雷声过后一定是倾盆大雨)。当然,严格地说,并非所有的哲学都会使人聪明(人是无毛两足动物)。实践证明,在眼花缭乱的哲学学说中,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唯一科学的哲学,因此,我们要学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少同学认为,哲学是比较玄妙的、深奥的学问,一定很难学。从教材的封面《生活与哲学》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哲学作为对智慧的爱和追求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来自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也从来没有离开人们的实践活动。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讲授新课】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1、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探究交流】P2排名问题—是为了说明一切哲学智慧和思想都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和实践。
A在排名问题上,人们的看法各不相同,这是为什么?
人的认识要受到主、客体等条件的限制,因而使得在排名问题上,大家的意见各不一致。
B为什么应看到排名的“二重性”?
事物具有两面性,人的看法也应该全面,应看到排名的“二重性”。全面地看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1)哲学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