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7—9年级重点文言文解析
- 资源简介:
约57640个字。
语文版2011年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教师版
人教版中考语文7—9年级重点文言文解析
(教师版)
安徽省濉溪县临涣中学ahdhm2008(段汉明)
七年级上册
1.童趣
2.《论语》十则
3.《世说新语》两则
七年级下册
1.伤仲永
2.木兰诗
3.口技
4.狼
八年级上册
1.三峡
2.答谢中书书
3.记承天寺夜游
4.陋室铭
5.爱莲说
6.桃花源记
八年级下册
1.与朱元思书
2.五柳先生传
3.马说
4.送东阳马生序
5.小石潭记
6.醉翁亭记
7.岳阳楼记
九年级上册
1.出师表
2.陈涉世家
3.唐雎不辱使命
九年级下册
1.鱼我所欲也
2.《孟子》二章
3. 邹忌讽齐王纳谏
4. 愚公移山
5.曹刿论战
6.公输
7.《庄子》故事两则
七年级上册
(一)《童趣》
【基础积累】
(一)常用词语
[余]我。 [童稚(zhì)]幼小。稚,幼小。 [秋毫]秋天鸟类新生出的纤细羽毛。比喻最细微的事物。毫,细毛。 [故]所以。 [物外]超出事物本身。 [私]暗自,暗暗的。 [拟作]比作。拟,比,比拟。 [向]接近。 [昂首]抬头。昂,抬。[项]颈,脖颈。 [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徐]慢慢地。 [观]看,观赏。 [果]果真。 [唳(lì)]鸟鸣。 [怡(yí)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定神]使精神安定。[以……为……]把……当作……。 [砾(lì)]碎石、碎瓦。 [壑(hè)]坑谷、深沟。 [神游]游览于假想境界中,愉快而满足。 [兴]兴趣。 [盖]有“原来”的意思。 [为(wèi)]被。 [方]正。 [鞭]用鞭子打。 [数十]几十。 [驱]赶,驱逐。
通假字
[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二)成语
[明察秋毫]明,视力。察,看清。本来形容目光敏锐,连最微小的东西也看得清。后形容人洞察事理。[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称快]形容内心十分快意。[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夏蚊成雷]夏天蚊子的声音像雷声一样,形容蚊子很多。
(三)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清代文学家。
整体把握
本文围绕“物外之趣”记叙了童年时的几件趣事:一是把蚊子成雷当作“群鹤舞于空中”、“鹤唳云端”;二是将丛草、虫蚁、土砾分别当成树林、野兽、丘壑,神游其中;三是观虫时驱赶癞虾蟆。
首段先点明主旨“物外之趣”,二、三、四段记事分述。作者以“物外之趣”统摄几件事,意在说明他年幼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阅读探究】
从第一段来看,小时的我有怎样的本领、习惯和收获?
本领:张目对日,明察秋毫。习惯: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收获:时有物外之趣。
体现全文中心的词语是什么?
物外之趣.
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
㈠将蚊子拟作白鹤之趣。
㈡神游丛草、土砾、虫蚁构成的幻境之趣。
㈢观虫斗、驱癞虾蟆之趣。
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有怎样的作用?
词语:“怡然称快”、“怡然自得”、“神游”、“呀然”等。
(二)《〈论语〉十则》
【基础积累】
(一)常规词语
[子]先生,指孔子。[时习]时常地复习。时,时常(又:按一定时间)。习,温习、复习、实习。[朋]同门,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亦]也。[自]从。[(不)知](不)了解。[愠(yùn)]生气,发怒。[君子]指高尚的人。[吾]我。[日]每天。[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省,反省。[为(wèi)]替,给。[谋]谋划,指办事。[忠]尽心竭力。[交]结交,交往。[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故]指学过的知识。[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殆(dài)]有害。[诲(huì)]教,教导。[知(之)]知道(它)。[是]此,这。[贤]贤人,有才德的人。[齐]看齐,一齐。[内]指内心。[善者]指长处。善,好。[从]跟从,这里指学习。[士]士人,封建时代称读书人。这里指有抱负或有特殊地位的人。[弘(hóng)毅]刚强,勇毅。[任]负担,担子。引申为责任、职责。[重]重大。[已]停止。[岁寒]寒冷的冬天。岁,指时间。[凋(diāo)]凋谢。[行]奉行。[其]大概。[恕(shù)]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欲] 想,希望。[勿(wù)]不要。[施]加。
(二)通假字、古今字
1. 通假字:[女]同“汝”,你。[(是)知(也)]通“智”,聪明、智慧。
2. 古今字:[说]“悦”的古字,愉快。
(三)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