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
- 资源简介:
约3060个字。
反思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
鲁汶上县次丘镇教育办公室赵洪军272504 13406260263
“三维目标”是指新课程标准指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设计语文课程目标,改革课程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的基本理念,也是指导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则。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准确理解“三维”之间的关系,全面落实“三维”理念,是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位教师都在探讨的问题。目前,在实施新课程方案落实“三维”目标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学存在着系列问题,很是值得我们大家反思。
一、注重了情感态度,忽略了知识技能
新课程标准三维教学目标,是针对过去教学片面强调“知识技能”一维目标而提出的。也许是对三维理念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也许是指导思想过于激进,一些教师从过去只抓“知识技能”的极端,跳到只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过程和方法”,而忽视了“知识与能力”的另一个极端,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刻意追求情感目标,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让学生谈感受、讲体会、说理想、道想象上,知识与技能目标几乎根本不提,难怪不少课堂上的总叫人听后感觉疙疙瘩瘩,绘人以不甚舒服之感,所抒发的情感、所谈及的想法根本就是肤浅的、没有知识技能基础的,难怪多是显得干瘪,不象是有源头活水。阅读教学中的读句、读段、读篇是形成语文积累、素养及至整合能力的必要基础,有的教师仅用自己提示性导语,有的干脆给学生三五分钟根本读不完的些许时间象征性地安排一下来代替学生的全部阅读过程,让学生索幸就进入“情感环节”,情感目标不是建立在字里行间,不是渗透在以文本为依托的知识能力的训练中,不是体现在充分利用教材整合校本资源扩展学生的视野过程中,知识与能力是另外二维目标的前提,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可能在语文学习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之外独立地存在。
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只顾情感态度而失却了知识技能,对于学生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必备的基础知识,必须要扎扎实实地学好,对于形成语文素养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必须要认认真真地练习。现代文阅读应该强调对重点词语的识记和应用,对优美句段的积累,对一些常见文章写法的总结,文言文教学不能忽略背诵,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不能省略对常用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学常识的识记与练习;对诗歌教学应当重视朗读涵咏技能的训练,对诗词常识及基本的鉴赏方法的学习;写作教学更不能仅一味地让学生抒发真情,而舍文体知识,文章立意结构,甚至文面规范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注重了合作过程,忽略了自主感悟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是由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协作学习行为,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讨论、交流、促进,以期共同提高。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于是不少老师上课时,总是把精力用在营造师生互动、学生竞相合作争相发言的氛围上。目前语文课堂上类似于教师提出问题后,教师立即一声令下,学生一哄而上的抢答、齐答、乱答,人声鼎沸的现象非常普遍,课堂上合作互动、不见自主感悟的现象非常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