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腔调”为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 资源简介:
约647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腔和调,与声音相关。词曲、戏艺、音乐中有腔调,民族、地域、城市,甚至个人也都有各自的腔调。周作人说那腔调犹如听京戏吸鸦片,叫人沉醉;阿城谈起腔调时却提醒说“做什么,但不能有什么”……
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以“腔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
(一)审题:这是一篇话题作文,学生的思考需要围绕“腔调”这个中心话题展开。
提示语部分共由三句话组成。第一句话“腔和调,与声音相关”,“腔和调”的并列表述一方面肯定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提醒和暗示了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腔”重在言语的姿态,“调”则多变现在言语的声音方面。第二句话是“词曲、戏艺、音乐中有腔调,民族、地域、城市,甚至个人也都有各自的腔调”。前半句说“有”,语意表达的侧重点在于强调了“腔调存在的普遍性”。后半句关注点依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说的是“都有各自的腔调”,即腔调在各自身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内涵。第三句话“周作人说那腔调犹如听京戏吸鸦片,叫人沉醉;阿城谈起腔调时却提醒说‘做什么,但不能有什么’”。这句提示语所提示的内容处于“评价”的层面,前半句是现代作家周作人的评价,他从感观的角度盛赞其“韵味”(沉醉),核心在于有味道,能给人感性的“美和快意”;后半句则是当代作家阿城的评价,他以理性哲理的思考,冷静深刻的给了我们一种“警醒”—— 做什么,但不能有什么!显然,阿城是讨厌腔调的。在这里他已经将我们对“腔调”的思考拉入到“怎么做”的境况中,前一个“做什么”,我们可以理解成“待人处事、学习、工作等”,后一个“有什么”的“什么”则是指“腔调”。显然,阿城评价的腔调里有了些批判现实的味道,如“官腔”、“装腔”等。综合来看,这句话的提示从现代到当代,有了一个时间的演变。我们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时间的变化中,具体情况的变化,我们对腔调的评价也在变化,或褒或贬或其他。
当然,结尾处的省略号也值得深思,它提示读者要怎么评价别人的评价?自己对于腔调又怎么评价?阿城说“不能有什么”,那我们应该有些什么呢?自然,这里的思考已经延伸到了“怎么做”的层面了,这里在评价之后就需要提出自己的主张了。
关于提示语的“要求”部分,基本与其他出现的话题作文一致。这里需要强调是“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一句,很明显,这与我们所选择的文体紧密相关。同时,对材料的选择,要求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二)考生答卷存在问题:
1、很多考生不知何为“腔调”或者对话题“腔调”理解不准确,觉得难以把握,故不知所云。
2、拟题不用心,一些考生直接采用话题为题,或拟题为“论腔调、小议腔调、说腔调”。更有一小部分考生忘记拟题,造成不应该的硬伤扣分。
3、相当一部分考生行文过程中心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