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蜂人》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约8120字。
《放蜂人》课堂实录及评点
流浪客 改编
执教者:绍兴稽山中学 蔡朝阳
一.关于苇岸和他的书
师:(出示投影片,《放蜂人》课题、作者苇岸,及苇岸照片)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苇岸的《放蜂人》。大家看屏幕,照片上的就是苇岸。一位当代的作家。大家听说过这个人吗?
生:(齐声)没有。
师:(笑)又说没有。我怎么会没有跟你们讲过呢?还记得我去年寒假前给你们的推荐阅读书单吗?
生:哦。
师:你们应该说……
阮少卿:(笑)老师你讲过的,不过我们忘记了。
生:(笑)
师:今天我为什么会选择苇岸呢,这里我有点私心。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位当代的散文家。我愿意把他推荐给大家。不过,这也是一位短命的散文家,他才活了39岁。
(出示投影片,苇岸简介)
作家,原名马建华。出生于1960年,1999年5月患肝癌去世。享年39岁。
主要作品《大地上的事情》、《太阳升起以后》、《上帝之子》等。
苇岸一生,写得很少,他身前只出过一本书,就是这本《大地上的事情》。这本书我有。
(出示《大地上的事情》)。
后来,他去世后,他的朋友们帮他出了另两本。我有这本《上帝之子》。
(出示《上帝之子》)
苇岸主张用最少的文字,写最好的文章,所以他的写作非常慎重。他相信这句话:(出示幻灯片)
卡利马克斯:一部大书就是一个大的灾难。
古希腊诗人的一句话。课后要是哪位同学对这书有兴趣,可以借去看,不过,得还给我。
生:(笑)
二.放蜂人的形象
师:课题叫《放蜂人》,同学们,你们周围,有放蜜蜂的人吗?
孙维乐:我认识一个。
师:哦,你认识。
孙维乐:不过他不放的,就是他不跑出去的,就在家里养了两三箱蜜蜂,平时就倒点蜂蜜喝喝。
(众笑)
师:哦,养了两三箱啊,那有点多的。我本来以为只养了两三只,就像我们班女同学以前养蚕宝宝呢。
生:(笑)
师:我们今天来看看,苇岸笔下的放蜂人是怎么样的。请大家用5分钟时间看文章,寻找苇岸对放蜂人描写,来描述一下苇岸笔下的放蜂人的形象。
秦洁露:放蜂人在自然的核心,他与自然一体的宁静神情,表明他便是自然的一部分。
师:好。
徐洁:放蜂人或许不识文字,但他像学者熟悉思想和书册那样,熟悉自然,熟悉它的植物和大地。
师:好。
赵叶峰:他看蜜蜂,如同看自己的儿女,他对它们,比对自己的身世还要熟悉。
师:嗯,他对蜜蜂,比对自己的身世还要熟悉。
赵婧:我找到两个地方,一个是第一句:放蜂人是大地上寻找花朵的人,季节是他的向导。 还有一个地方是最后一段:放蜂人是世界上幸福的人……放蜂人也是世界上孤单的人……
三.放蜂这个职业
师:好,很好,大家把苇岸关于放蜂人的描述基本上找出来了。那么,看了这些句子,你对放蜂这个职业,有什么感觉没有?
杨开元:放蜂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他跟花朵住在一起,同时也是最孤独的人,因为他远离人世。
师:不错,不过,这个意思同时也是苇岸的意思,我现在想知道你们自己的看法。
金立超:我觉得吧,那个,这个职业挺好的。
师:挺好的,你还能找到除“好”字之外的另外的词汇来描述吗?
王伟:我觉得我挺羡慕这种生活,跟我的生活追求很接近,有点像去年学的孔子和弟子那个“暮春者,春服既成……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意境。
师:嗯,王伟说得好啊,放蜂人的生活很有诗意,是吧?
王伟:是的。
师:我倒真认识一个放蜂人。
生:(惊讶)咦。
师:不过他现在不放蜂了。现在成了一个高中语文老师,而且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语文老师。他是鲁迅中学的语文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