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福建省初中语文学业考试大纲及样题
- 资源简介:
约15980字。
2012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及样题
(语 文)
一、命题依据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及本考试大纲。
二、命题原则
1.在坚持《语文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使语文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
2.命题要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不仅要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水平,还要关注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
3.要重视考查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关注语言文字这一特殊信息载体的人文价值导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体现语文学科特有的灵性和生气。
4.试题中要选用相当比例的课外语言材料,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状况。选文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
5.试题应符合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注意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
6.鼓励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试题,这类试题不规定统一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做出自己富有个性的解答。
三、适用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初中语文学业考试。
四、考试范围
《语文课程标准》中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
五、内容和目标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识字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
写字的考查,要关注学生写字的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二)阅读
1.古诗文
古诗文的阅读,重在考查记诵积累。要求背诵《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诗文50篇(7~9年级)。
文言文的考查,重在理解文章的大意,不应考查词法、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2.现代文
现代文精读的考查应着眼于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情感体验、感受领悟以及创造性理解能力的考查;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阅读的水平,要从“形象、情感、语言”等方面考察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附录:参考试卷
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一、(40分)
1.填空(每条横线上填写一句)(10分)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3)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5)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6)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王老师已退休多年,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说的:“ , ”。
(8)初中即将毕业,请你写出你喜欢的两句古诗,作为送给同学的临别赠言: “ , ”。
2.名著阅读(20分)
(1)阅读名著,理解书中要旨。名著有时也无须长篇大论,方寸之间,却意蕴丰富。《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歌颂了母爱、 、自然;《伊索寓言》充满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 。(4分)
(2)名著阅读学习小组在阅读《西游记》后,有位同学对书中主要人物这样评价:“悟空可颂,悟净可敬,悟能可气,唐僧可憎。”针对这一评价,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假设你也参加了讨论,请你在“悟能”和“唐僧”中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以“我同意……”或“我不同意……”开头,谈谈你的看法。(6分)
(3)简述鲁滨逊在海岛上造独木舟的过程及最后结果。(150字左右)(10分)
3.综合性学习(10分)
厦门与金门的各种交流活动日益频繁。这天,有一个金门学生考察团到你们学校参观,这些金门朋友兴致勃勃地参与到你们班组织的“夏日话扇”活动中……
(1)解说扇用途(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