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荣誉的三重境界活动设计
- 资源简介:
约2370个字。
荣誉的三重境界
湖北省东岳中学周述春
一、设计思路:
分层加深对不同层次荣誉的不同理解,使学生在不同的案例分析与活动设计中,逐步增强自身修养和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并上升到国家的荣誉高度,以此来促进学生自身修养的提高,增强班级凝聚力,为营建团结友爱,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优良班风打基础,为争创优秀班集体做准备。澄清荣誉就是权利、金钱、地位的错误认识,帮助学生理解荣誉的真正含义,提高学生的世界观和认识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活动目的:
认知:使学生懂得个人素质的重要和集体的荣誉是靠大家共同努力而得来的,并且需要大家共同去维护成功的果实。
情感:树立“自尊自爱,班兴我荣”的思想,增强集体观念。
行为:注重自身形象,主动关心集体,为集体争光,形成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良好班风。
三、活动准备:
1.收集修身和荣誉的名人名言。
2.收集为维护荣誉而战的名人事迹。
3.准备从反面阐述有损个人、集体、国家荣誉的材料。
四、活动步骤:
第一环节:激情导入,渲染氛围
荣誉是旅途中的美景,令人赏心悦目;荣誉是黑夜里的繁星,灿烂夺目;荣誉是怒放的烟火,绚丽多彩……
荣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那样灿烂而美好,有了荣誉,人都会变得高尚起来。可是,荣誉又像一支神奇的魔法棒,善于运用它的人会产生一股巨大的动力,鞭策自己不断前进,反之,则会使人在辉煌中迷失自己。
荣誉,其实是考验人的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面前、在被捧得高高的时候,往往更容易显示一个人修养的一面。关键是该如何对待荣誉。在荣誉面前,可以激流勇退,也可以再攀高峰,选择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二环节:畅所欲言:自身修养
1.具体说说你个人想得到什么样的荣誉?
2.说出对你产生影响的一则名人名言或名人故事。
3.讨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背景:
史载:东汉有个少年陈蕃,独居一室,屋内龌龊不堪,当他父亲的老朋友薛勤劝告他时,他慨然道:“大丈夫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明确:个人自身修养的培养是从“扫一屋”开始的,加强自身素质要从平时小事做起。
4.列举自己身上在个人修养方面存在的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