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应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
- 资源简介:
约3510字。
“读”,应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
东莞市南城中学 时守俊
什么是语文?如何才能学好语文?这些问题看似多余,但多年来,它们却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不断地拷问着我,折磨着我……
关于什么是语文,我比较赞同“语文即语言文字”的说法。
既然“语文即语言文字”,那么,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应该是教会学生认识和使用一定数量的汉字,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问题的关键是,在学生们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以后,我们又该如何才能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我们知道,语言所反映的内容其实是一个人的思想,而语言所表达的效果,则取决于一个人所拥有的词汇量,以及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即语言习惯)等。我们平时所说的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知识面、思想深度和常用表达方式(语言习惯)等多种因素的总和。由此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是训练学生的语言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还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思想深度。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做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呢?
长期以来,我们通行的做法都是依靠教材。教师通过让学生读课本,自己给学生讲课本的方式,半年一本书,一年两本书地按部就班地进行。而学生们所读的,教师们所讲的,除了课文之外,其他的东西便寥寥无几。
很明显,由于学生们读的书少,所以,造成了绝大多数学生除了知道书本上的那点的信息之外,别的知识与信息就知之甚少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试想,整个中学阶段只读了十来本书的人,哪来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思想呢?
也许有人会说,现实生活中不是有着无限的知识和生动的语言吗?我们可以让学生向生活学习呀!
不错,现实生活里是有着无限的知识和生动的语言,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永远是相等的。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语文虽来自于生活,但语文学习却并不等于日常生活。不信,请看一下我们身边的人们,大家每天都生活在现实生活当中,然而,大家都形成了良好的表达能力了吗?当然没有。因为,一个人生活的圈子毕竟是有限的,就某一个人而言,他无法接触到所有的生活内容,当然也无法学到生活中所有的知识和语言。况且,生活还是复杂的,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知识和语言也是既丰富又零乱的。既使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生活圈子中,不同的人所形成的语言习惯和表达能力也是不尽相同的。生活语言也许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交际的需要,但它却很难使每个人都在生活的“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书籍就完全不同了。书籍虽然也来自于生活,但书籍又不等同于生活。因为每一本好书都是由那些具有较好的知识修养和一定语言能力的人依据一定的规律,对生活经过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精心选择,合理编排的结果。可以说,一本好书不仅仅是文字的载体,知识的载体,思想与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优秀语言的载体。因此,我们每读一本好书,不仅尤如在同一位有思想的人谈心,更尤如在同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