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文言文复习练习1
- 资源简介:
约77240个字。
七上《论语》六则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学而不思则罔()诲人不倦()敏而好学()
默而识之()必有我师焉()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
(3)温故而知新()(4)思而不学则殆()
3、选出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A、有/朋自/远方来B 、学/而/不思/则罔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D、择其善/者而/从之
4、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不亦说乎B、默而识之C、敏而好学D、学而不思则罔
5、选出“而”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A、人不知而不愠B、其不善者而改之C、学而不厌D、敏而好学
6.《论语》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属于体散文,是记录 的书,共 篇。
7.孔子,名,字,时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家。
8.《论语》与《》、《》、《》合称为“四书”,“五经”是指《》、《》、《》《》、《》。
二、阅读训练
1、《论语》六则中有些经典的话已固定为成语,你能写出几个?
2、按下面的要求填写原句。
(1)讲学习方法的句子:。
(2)讲学习态度的句子:。
(3)伟人毛泽东曾说过:“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满足开始。对自己,‘’;对人家,‘’。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3、翻译下列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温故而知新。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4)择其善者而从之。
4、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有人说《论语》是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现在已经过时了。就学习本课的体会,简单谈谈你的看法。
《世说新语》二则
第一部分:
1.《世说新语》是 集,主要记述了 。刘义庆是 宋文学家。(3分)
2.注意下列字的读音:(4分)
华歆( ) 辄( ) 携( ) 拯( )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10分)
⑴过中不至(过: )⑵去后乃至(乃: 去: )
⑶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 )⑷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 )
⑸元方入门不顾(顾: )⑹歆辄难之(辄: )
⑺幸尚宽,何为不可(幸: )⑻王欲舍所携人(舍: )
⑼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所以: )⑽既已纳其自托(托: )
4.译句。(8分)
⑴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⑵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⑶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⑷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5.友人未到,陈太丘就独自走了。如果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做?(4分)
6.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优劣”?(4分)
7.《期行》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4分)
第二部分:
(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要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4分)
9.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4分)
10.释词:(4分)
日中:( ) 舍去:( )无礼:( ) 引之:( )
11.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