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厚积薄发的语文教师
- 资源简介:
约3020个字。
做一个厚积薄发的语文教师
杨雅琴
(岳阳市云溪区路口中学岳阳云溪414011)
摘要: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提升自我的文化底蕴和教学技能,做一个厚积薄发的语文教师。本文试从语文教师应该积累些什么和怎样积累两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教师语文教师积累
人们常说:“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意思是,教师要适应目前的语文教学,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人文素养。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因此,作为有志于语文教学改革的青年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沉淀、积累,提升自我的文化底蕴和教学技能,做一个厚积薄发的语文教师。
那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积累哪些知识呢?
一、书本知识的积累
黄山谷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我们教师要立足于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肚子里没有一点书撑着是不行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首先自己应该是一个爱读书、善积累的人。这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也是提升个人学识涵养的需要。
1、积累教材教参教案知识。一是读好教材,积累优秀篇章。教材是本,读好教材,是上好课的基础。要熟读背诵精美课文,熟悉教材,了解教材,做到整体把握。二是要读好教参,积累教参知识。教参是解读教材的钥匙,读好教参是上好课的保证。我们要有意积累教学常识,教学技能、方法,吸收教参中一些有利于教学的知识补充。三是读好教案,积累好案例。教案,是教师上课的凭借,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我们应有选择地积累既符合教材要求,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又适合自己教学风格、教学水平的案例。
2、积累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古人云“资之深,则左右逢源”。对专业知识的精深积累有利于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领域的深入拓展,会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的积累首先应该是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其次是中文专业所规定的一些学科知识,如古代、现代汉语,古代、现代、外国文学作品等语言或文学专业知识的积累。
3、积累哲学、历史知识。在中学各门学科中,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它的知识内容涵盖面极广。语文教师要对各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科的整合,尤其是与哲学、历史的结合。文史是相通的,文以载史,史以文传。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广泛涉猎历史精品,如《诗经》、《先秦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