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 资源简介:
约2980个字。
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作者:陈慧林(湖南省保靖县雅丽中学)
摘要:有效的语文
课堂教学,追求的是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强调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那么,如何建立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本文就重建和谐师生关系、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技艺、应用现代教学工具,四个方面加以阐述,以期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教学师生关系人格魅力教师的技艺现代教学工具
有效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学没学到知识或学得好不好。基于以上认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构建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谈几点个人的思考。
一、转变角色,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善意的批评、提醒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即使善意的批评、提醒也不会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相反还可能导致师生冲突,影响课堂教学。当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的角色一定要有所转变,不能自居、高高在上,应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亲密”接触,或聊天、或活动,同时在和学生接触过程中不忘适当的建议和引导,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接纳了你这个教师,才会把注意力放在课堂上,你的课堂教学才可能产生效益。
二、教师的人格魅力与效率
人格即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曾说:“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人境界。”当今社会中处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最多,进入道德境界的人少一些,进入天人境界的更少。我觉得合格的教师至少应该是道德境界中的人。试想一下,一个思想道德低劣,在利益面前斤斤计较,在上级面前卑躬屈膝,在有权势的家长面前唯唯诺诺,在出身低微的家长面前颐指气使,能不引起学生的反感么?教师没有事业心,不注意尊重学生,即使他的业务水平再高,学生也会对他产生一种排斥力,不愿意上他的语文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率从何谈起?正如美国教育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所说:“当他的老师对待所教的学科马虎了事,毫无热情并且没有生气,那么他的学生也很少和很不会积极热情学习这门学科。”相反,如果一个教师在邪恶面前不怯懦、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正直善良,同情弱者,扶持落后者,关心上进者;永远拥有一颗火热、诚挚的童心,永远保有一双公正、诚实的眼睛;永远操有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语言;永远想着带给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那么学生就会对你产生信赖感、亲切感,深深地被你的魅力所吸引,学生就会对你所教的语文感兴趣。我国古代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之说,用人格力量征服学生,我们称之为“人格效应”。有了“人格效应”,教学效率肯定会提高。
教师的人格美还表现在教师的服饰穿戴一举一动上,因为教师的服饰也是他的生活观、审美能力人格化的体现。不修边幅,拖沓粗俗,或摆阔显富,珠光宝气,都不能让学生赏心悦目,自然影响教学效率。
那么,一个语文教师的高尚人格从哪里来的?它来自教师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来自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来自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来自对真善美的执著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