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核心价值的确立与落实

作者: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 高娜  时间:2011/6/22 20:52:2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931
  新课程改革以来,无论学校,还是社会,对有效教学的要求越来越突出,即使是教同样的教材,教师的不同教法也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效果差异。所以,我们要使教学策略达到最高效。有必要研究该策略中,什么才是一节课的核心价值。
  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基本途径应该将语文学习文本——课文所隐含的语文核心价值凸现出来,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完成语文课应达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地弱化文本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社会生活认识价值、科普教育价值及思想品德教育价值,要把语文教学从关注文本内容转到重视文本形式上来,让学生理解内容与表达的统一。一句话,关注课堂核心价值就是要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也由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转化为有效帮助学生学习从而落实语文核心价值的过程。
  笔者通过十年摸索、听课、评课,或与授课教师面对面地评课交流,深刻感受到许多教师在新课程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思考和探索,形成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此作一梳理。一堂能落实语文核心价值的课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收获大。能凸显语文核心价值的课,一定是最终能使学生的学习有意义并且取得明显收获的课。程度高的学生能“吃好”,程度较差的学生能“吃饱”。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的“三维目标”。例如:《我与地坛》教第一课时:①先根据课文的文体色彩,将其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确定为写景抒情散文的章法特征。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节选课文1、3、6、段是写作者心情的,而2、5、8段是写地坛景物特征的,二者是有必然的联系的;③总结出“景物色彩的变化”映证作者“人生认识的变化” 把这节课的核心价值高效地教给学生;④再推广出这正是写景抒情散文的共性。即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奥妙。这节课。学生不仅发现了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的门径,也以此为摹本,找到了写作这类散文的基本路径。印象深刻,收获甚大。——那么这就是一节凸显语文核心价值的扎实的课。
  2、效率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整个过程中,即使是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其他学生都应有事可干,都能围绕教师的教学积极思考。通过一节语文课,学生都能发生一些变化,整个课堂是充实的,高效的。——那么这就是一节凸显语文核心价值的充实的课。
  3、生成丰富。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互动的过程,相互交流的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从讲课的角度来说,教师放下手中的教案、教参,全身心投入地讲授,将学生引入五彩缤纷的知识殿堂,教师进入忘我境界,学生听得如痴如醉,这种生成也最有价值;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尽可能地肯定学生的奇谈怪论,对某些“异端邪说”反倒要三思,否则有可能会扼杀天才。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让学生把自己的看法陈述完整。如果确实属学生 “误解”,教师一定要正确引导,或许这种恰当点拨,会对学生将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一节课下来,课堂容量远远大于一般简单的传授。——那么这就是一节凸显语文核心价值的丰实的课。
  4、原生态。我们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甚至是教师作秀。大量的准备,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再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不管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国家总理、教育部长、学校校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所以这样的课是原汁原味的课,是师生共同合作、共同投入的课,达到的效果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种课平平常常、实实在在,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那么这就是一节凸显语文核心价值的平实的课。
  5、课堂“动”起来。教学设计,符合规律;课堂设计,恰到好处;课堂调控,伸缩自如,最大限度引导学生感知、探索和运用。偏文类课程尽可能让学生多说、多写,偏理类课程尽可能让学生多练、多算。特别是一些操作性的实验课,更要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手到、口到、心到,手脑并用,全身心投入,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心灵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那么这就是一节凸显语文核心价值的灵动的课。
  6、有待完善。一堂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有人也把这一点称之为“断臂维纳斯”,但可以肯定地说,这节课没有知识性错误,有亮点,优点多,可圈可点。——那么这就是一节凸显语文核心价值的真实的课。
  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灵动、真实,说起来好像很容易,真正达到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凸显语文核心价值的过程中,才能够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语文课作为一个智慧提升的体验和创造过程的欢乐!
  参考资料
  ①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的观念•策略•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6月
  ②王大绩《语文优化备考方案》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1月
  ③ 叶澜.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J]. 福建论坛, 2008(11).
  作者:高娜 1980年出生 2001年任教,教龄10年,陕西师范大学(在职)教育硕士。中学一级教师。一直任教于高中,05年获得雁塔区青年教师赛教一等奖。带过4届高三,五次参加高考阅卷,三次被评为陕西省优秀阅卷员。现带高二理科重点班,成绩突出,受到好评。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