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一笔带过的精彩与沉重——《背影》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约1860字。
那些一笔带过的精彩与沉重——《背影》课堂实录
浙江丽水松阳古市中学陈治勇
摘要:《背影》作为经典中的经典,解读的文章汗牛充栋,经典的文章也有很多经典的教法,但是,以往的教学着重挖掘父亲爬月台的动作的解读,但我们似乎很难获得感动,当我们细品文本,觉得文章中有一句一笔带过的话,是值得细品的,解开了这句话的奥秘,才会对父亲爬月台的动作之所以感动理解得入木三分。那句话就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实录:
师:这么简单的三个动词,于平淡的语言中,一股父爱的清泉就冒了出来,这就是朱自清的语言的魅力,言虽平淡,情却浓重啊!品了动词,我们再来看父亲的衣着,看看这衣着中有没有隐藏着父爱的密码,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好吗?“我看见……”
生齐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师:请大家注意一下颜色,什么颜色?
生:黑、深青。
师:当我们看到这种颜色的时候,你的心情会是?
生:一般是会有丧事,心情是哀伤、沉重的。
师:父亲此时的处境是哀伤的、沉重的,大家能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来形容父亲此时的处境吗?
生:惨淡、赋闲。
师:造成父亲“惨淡、赋闲”的根源是文中的哪个词?
生:一是因为家里办丧事,二是父亲交卸了差使。
师:作者用了哪个成语来概括?
生:祸不单行。
师:“祸不单行”本来的意思是?
生:祸事往往接二连三的一起来。
师:这“祸不单行”结合语境该如何解释呢?
生: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师:很好,“祸不单行”造成的后果是?请从第三自然段去找。
生: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师:从这几个字中,你又读出了什么呢?
生:家中的光景很惨淡,父亲的内心很伤痛。
师:老师现在想给你们提供一点背景,让我们感受一下这平常的话语下面,蕴藏着何等的情感波澜!
【出示背景材料】
父亲的差使交卸了,一切丧事费用均靠借债和变卖典质;花厅上只剩下几幅清人字画,一张竹帘。往日的巨大古钟、朱红胆瓶、碧玉如意、板桥手迹早已进了当铺,满院枯枝败叶,一派萧条景象。
师:读了这段文字,能用几个词语形容一下在父亲差使交卸之前的家境吗?
生:富裕、富丽堂皇……
师:而此时却……
生:一派萧条景象,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师:如果你是父亲,当你的家从往日辉煌沦落到今日的惨淡之时,你的心境是如何呢?
生:伤心、痛苦、无奈,以前收集的那么珍贵的东西到现在全都进了当铺,觉得很惋惜,自己辛苦操持的家庭现在却付之东流。
师:文章还有下一句:“又借钱办了丧事”,如果你们去借钱,你们向谁借?
生:向亲戚借,向朋友借。
师:但是
【出示并朗读材料】:
“父亲设法变卖了一些家产,又在扬州借了一些高利贷,为祖母办了丧事……”
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才可能去借高利贷呢?
生:实在无法,走投无路,穷途末路之时。
师:是啊,要知道借高利贷可能会搭上小命的,那此时父亲为何要去借呢?他为何不向亲戚朋友借?
生:如果向亲戚借钱的话就会欠人家人情。
师:欠人情没关系啊,总比小命搭上去强啊,蝼蚁尚且偷生呢!
生:如果亲戚也没那么多钱的话……
师:恩,一是可能亲戚没这么多钱,第二,你想想,此时亲戚会借给他钱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不会呢?
生:因为他连家产都拿去卖了,他根本就没这些实力来还这些钱。谁愿意拿钱“打水漂”呢?
师:对,关键在于父亲没能力还这个钱,所以你就别想问别人借钱,而这没有实力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