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导学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11/24 21:25: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80字。

  《伤仲永》导学案
  【课标要求】
  1.能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基本内容。
  2.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词语、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能够在阅读实践中运用。3.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扎实掌握“异、利、邑人、扳”等文言词语,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2.通过合作探究,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解释说理的写法。3.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懂得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享受成长的快乐。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根据课下注解,读准字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圈点勾划重点词语,力争熟记基本文言字词。2.带感情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文意,直至能自然背诵。3.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多读、多记忆,用心领悟,主动积累文言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词库。
  【课前预习】
  【扎实掌握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
  1.题目解读
  “伤”是哀伤、叹息的意思。文章设置了悬念,为什么要“伤”仲永呢?引起读者的兴趣。同时也暗示了文章的主旨,为文章奠定了感情基调。
  2.写作背景
  在历史上有不少名人著书立说,论述有关“神童”的问题,但对这个问题论述得比较全面的时王安石。他根据实例,特地写了“伤仲永”这篇文章,对神童的先天因素和后天教育进行了分析、议论,从反面论证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伤仲永》是我国古代探讨神童问题的一篇重要文献。
  3.走进作者作品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年轻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当官之后积极推行变法,后来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成疾,第二年病逝。今存《王临川集》、《临川拾遗》。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一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积累文言现象。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世隶耕( lì  )    扳( pān   )    环谒(yè  )   邑人(yì  )矣( yǐ    ) 
 泯然(  mǐn   )    称( chèn   )   卒( zú  )    焉(  yān  )     耶(  yé   ) 环谒(yè)
  2.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一项是((2 ))
  (1)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6)余闻之也/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