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作文阅卷简析
- 资源简介:
3800字。
2012年大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作文阅卷简析
一模作文阅卷组 周晶整理
本次模拟作文试题紧扣课标和考纲,材料贴近社会和学生实际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考查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水平等,综合性极强。具体阅卷情况如下。
一、 审题立意
准确立意的思考方向:抓两大方面。一是态度,即要勇于面对,不畏惧 ,不退缩。二是方式方法,即充分利用竞争的环境。(首先全方位提升自我,然后进一步发展创新,最后开创和谐良好的局面。)
本次作文材料立意的重点应在后者,周健老师所给出的参考立意都是这样全面思考问题且突出重点的。
请各位老师回顾今年在八中的教研,程静波老师“选好角度”的讲座,指导学生重视整体,抓住关键,定准重点。
二、 学生的问题
审题的问题:学生不能立足于整体,大部分都围绕态度空谈,虽然切题,但理解不深入。这种文章语言如一般的话,得分在45分以下。
论证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只会堆砌材料,不能多角度,深入论证。叙述事例,不懂、不会分析。
答题的硬伤:不写标题,不引材料或整段搬用材料,乱涂乱改,字数不够或超量(有写千字文的,招人烦)。
三、 典型例卷(见图片)
高、中、低精选了几篇极具代表性的作文供老师们参考。(非常感谢程静波、杜雪松、王亮、刘艳华、栾桂芳几位老师,他们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一直忙到最后。)
四、 解决方法
关于硬伤老师们提醒学生一定要避免,关于审题,短期内收效可能不大。老师们可以采用面批的方式引导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改正这个毛病。
下面附一篇文章的概要供大家参考。
从关注作品的特点到训练写作思维(文章内容摘要)
东莞市虎门中学 蒋芸云
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文章质量的优劣,其根本在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差异。写作思维训练始终关注的是进行写作的学生。它首先是建立写作思维(本文论及的主要是与论述类文本直接关联的抽象思维)的基础――提升认知,帮助学生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其内在联系;其次是通过思维的训练――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引导学生了解、掌握逻辑思维方法,让学生更理性地认识与反映世界;最后,因势利导,进行科学的写作指导,最终让学生把对世界的看法顺利地用准确、鲜明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