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周至中学语文组
执笔: 朱立明
二零零五年四月二日
05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试卷分析
周至中学语文组:朱立明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省高三质量检测已尘埃落定,评卷、总分和讲评业已结束。但这次考试留给我们的不光是可供参照的分数,还带给我们高三语文老师很多有价值的思考,促使我们深入研讨高考语文复课工作。为此,我校语文祖的全体同仁,结合学生的答卷情况,充分研讨,达成共识如下。
一、试卷结构和内容
本次语文试卷分ⅠⅡ卷,Ⅰ卷42分,Ⅱ卷108分。
Ⅰ卷稳中有变,增加了文学常识题和衔接题,换去原来的标点题和病句修改题,文言文阅读删去了信息筛选题,换为文言句式题。其他如第一次的风貌。小阅读部分改科技文为哲学论文,谈社会道德标准要与时俱进,思辨性强,人文关怀浓郁,对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佐证,尤其对文科学生学以致用,用原理揭示和分析社会现象颇有启迪。命题也紧扣原文从理解概念和要点,到领悟主旨,最后到运用已有知识储备做出合理推断。出题规范,答案公允,不失为一篇好文章、好例题。
文言文片断,属人物传记,选文浅易,但绵里藏针,出题由实词到虚词,文言句式到文意分层归纳,命题稳中微调,贴近考纲,难易适中。
Ⅱ卷,翻译题从一卷文言文片断中选取较通俗的句子,难度中等偏下,不人为刁难学生。
诗文鉴赏,语言平易,意境悠长。考核修辞手法及作用,要求明确。但缺点是只考上片,没能着眼于全文。
名句填空紧扣高中教材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适当向课外延伸。连填两句,形式新,打破了以往只填一句的定势思维。
现代文阅读,选取散文《向往唐朝》,赞大唐风尚,抒自由奔放、洒脱不羁又忠诚爱国的激情,语言精粹淋漓,气势非凡,让人一读便能热血沸腾,精神一振,颇受感染。命题也能从对难句的理解到对个别文段思路的把握,进而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观点的概括与归纳,最后以客观题考查学生对艺术鉴赏和评价文字的正确判断。考查内容全面,难度一般,但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概括能力。
写新闻标题,考筛选和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信息指向明确,操作性强,学生易于作答。
改错题,修改不规范的语言和标点。难度不大,只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正确作答应不成问题。
给主持人写串词,形式新颖,内容独特,且实用性强,但学生作答需要了解歌词内容,具备较强的音乐素养。
二、试卷特点
紧扣大纲,稳中有变。试卷在结构上,题型没有大的变化,总题数没变,但有小变化,便是增加文学常识题和文言句式题,给复课备考正确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