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浅谈在中学语文新课标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重庆渝西中学 文朋语默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的第八次大规模课改,我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深深地体会到它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教育领域进行的一次重要创新与探索,它承载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托,肩负着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光荣使命。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新世纪需要新型的人才,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语文教学要发展进步,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创新将是永恒的主题,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勇于质疑,在质疑中创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北宋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问题境界。如结合初中语文第五册课文《怀疑与学问》,让学生明白质疑的重要性,以及质疑的方法。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组织学生讨论“消极方面”“积极方面”本来是什么意思?在句中是什么意思?可不可以用其他词语来换?或者干脆删去这两个词语,意思有没有变化?再如这么一句话“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句子中的两个“问题”意思一样吗?“脑筋有问题”跟现在的所说的意思一样吗?又比如,“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这是文章最后一段的一个小论点,接着举了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善问的事例,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