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技巧:寻找最佳立意角度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7/13 12:44: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590字。

  作文技巧:寻找最佳立意角度
  我们先来看一道材料作文题:
  芦苇与橡树比赛看谁更有力量。高大的橡树看着纤弱的芦苇,认为自己一定能够赢得胜利。一阵猛烈的强风吹过,芦苇弯下腰,顺风俯倒,幸免于被连根拔起。而橡树迎着风,笔直地站立,尽力抵抗着强风。结果却被乱倒在地。
  橡树正在为失败而伤心,但看到身后由于自己的保护而在狂风中幸免被毁的小木屋,不禁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有人认为这是一道尴尬的材料,尴尬在审题立意上的左右为难。若直接赞扬橡树的正直,挺拔,直面困难、挫折,有大勇,号召人们学习橡树倔强刚强的奋斗精神,似乎不牵涉小木屋,立意上就关注不到结尾奉献爱心的材料指向,末段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一旦关涉到小木屋,第一段的芦苇与橡树的比赛也就毫无作用,因它们比的是力量,不是品德,不以保护小木屋为目的。因此,第二段橡树比力量方法不对而失败,却保护小木屋只能算个意外收获,忽然发现自己奉献了,向小木屋付出了爱,因而露出欣慰的笑,只能是橡树失败后的自我安慰,这不是第一段材料的寓意范围。
  如果说此题尴尬,就是因为没有全面理解材料。如果从整体把握材料,会发现此题不仅不尴尬,而且命题人的命题意图相当高明。
  首先,芦苇与橡树比赛只是提供一个情景,提供一个橡树失败的情景,可能是芦苇,也可能是小草,也可能是其他的事物,但不管哪种事物,都是为了衬托橡树失败的。更重要的是,这则材料如果去掉后两句,芦苇与橡树的关系是并列的,但命题人有意加上后两句,“橡树正在为失败而伤心,但看到身后由于自己的保护而在狂风中幸免被毁的小木屋,不禁露出了欣慰的微笑。”整个材料叙述的中心就是围绕橡树展开的,跟芦苇没有关系了。而材料的审题和立意就增加了难度,立意的境界也比原来开阔了许多。如果仅从芦苇和橡树的“PK”(即第一段文字)中来确定立意,把注意力放在两者比赛上,如从芦苇角度立意谈弯腰的学问:以柔克刚、弹性人生、学会顺应(谈为人处世之道);从橡树的角度谈敢于挑战、永不低头、刚强挺拔、正道直行(谈对待困难的态度和精神,谈不屈于恶势力)就属偏题。这样的观点与立意,不足以体现高考作文中要求的“全面理解材料”。因为这个材料的中心意思不是比赛谁赢谁输,而是先说“橡树”在“PK”中的失利——“失”,后面是说“橡树”的得到——“得”,所以材料就是围绕橡树的“得与失”而展开的。这显然是一个辩证的主题,在行文中一定要突出思辩色彩。因此,对材料应从这样几个角度立意:失败与胜利,倒下与站起,得与失;不以成败论英雄等等。“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绝不是断章取义,是基于“全面理解材料”之上的,是对全部材料从不同角度的解读。
  为避免对材料的片面理解,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了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流程,概述如下:
  一、概括内容:概括材料主要内容。
  二、明确对象:明确材料陈述对象。
  三、划分层次(主次):分清材料陈述对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