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00字。
宋楚瑜清华大学演讲辞
尊敬的顾校长、中央国台办的陈主任,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安,大家好。听到顾校长刚刚的一番赞美之词,套一句北京人所说的话,听到以后,特可心。
昨天还有天气预报说可能今天有一些雷阵雨,但是今天到清华大学来,看到不仅是风和日丽,而且是拨云见日,这不就象征两岸关系我们大陆都希望雨过天晴、拨云见日,这种期待是我们大家共同的
在今天楚瑜跟我们亲民党的大陆访问团特别到清华大学来,是因为明个儿楚瑜要跟清华大学出身的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总书记,大家来见面。在明儿个跟他见面之前,要亲自来目睹这个执中国科技牛耳的清华大学,看看所谓半国人才的摇篮,我们亲民党所有成员要向这边的老师同学致上无限的感佩之意。
刚刚顾校长特别提到,在台湾有两位政党的主席,就是中国国民党的连战先生和楚瑜分别在“五四”的前后来到大陆,又分别的在北大和清大来演讲,这是一项非常别具深厚意义的一种安排。因为“五四”先生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是中国人自省自强的开始,我们两个人分别到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大本营来演讲,正代表两岸人民共同的期待,炎黄子孙出人头地的共同愿望。
清华的经验就是中西和解再生的经验。西方科学的实物务的态度跟中华文明的人本精神巧妙地在清华结合。在这边既然有像王国维先生、朱自清先生一流的国学大士,也有像杨振宁、李政道先生两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基于20世纪初的惨痛教训,我们彻底认识了现实,彻底了解了世界的趋势,彻底的自我检讨,而彻底地在失败当中,我们能够学习,然后兼容并蓄地开始成长,迎头赶上,开始超越
走进清华的校园,楚瑜内心有无限的感佩,清华大学在民族的衰败当中立校,在战乱的废墟中重新再生,以科学和学术来强国雪耻,造就了像胡锦涛先生和许许多多将近300位以上的副部长的这些党政要员,跟众多的文、法、商、科技这些的精英,持续地推动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清华确实是我们中国人共同的骄傲。
不只是在北京,同样的清华1955年在台湾复校,50多年来,台湾的清华也培养了超过35000位这些精英,他们不但在台湾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上扮演一些积极的角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亚洲在台湾称之为矽谷,在大陆称之为硅谷的新竹科技园区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所以两岸的清华近年来的交流更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清华校训成为两岸推动改革发展的人民共同信仰的核心价值。所以不论是在大陆或者是在台湾,清华的校史正是中华民族百年以来由不而复、否极泰来的民族成长史,也是迎头赶上的创造史。所以清华这个学校我们用16个字来形容,叫做一块招牌、两间店面、殊途同归、自强不息。这不就是我们当前两岸关系的一个缩影吗?
这是一个从和解、和平到和谐、合作的一个成长过程,我们成长的方法是从消除误解到了解,从了解产生谅解,然后从谅解找出方法来化解,由化解产生可长可久的和解。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不但没有吃亏,反而成长,从中找到我们的自我定位,重新取得民族的自尊。所以清华的经验就是全中国人最好的经验。
从这段历史我们了解到真正的和解不是对于我们原则立场的妥协,而是民族再生的一个开始,从抵达北京的时候讲了一段话,就是历史应该是一面镜子,而不应该是一条绳子,镜子让我们看到我们自己的作为,看到前人的教训,而能够提醒自己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绳子则是一种纠缠,让过去的冤孽影响到现在人理性的思考。两岸的历史和未来千丝万缕、千头万绪,正考验着包括我们今天在座的所有台湾和大陆的同胞们跟相关的政治人物,能够有更大的智慧,让中国人来共同处理我们自己中国人的问题。
我们要读通历史,就应该看清世界的大势,全球化是人类社会一系列改变的开端,经济全球化、区域整合化和和平基础化,随之而来的全世界无可抵挡的是要走向一个相互依存的“地球村”,对立和战争逐渐丧失了它绝对性的地位,和平是唯一合理的选择,也是一切成长和繁荣的基础。世界大同已经不只是梦想,而是必然的一个趋势,没有任何人能够抵挡我们中国人用和平的方法来解决我们两岸自己的问题。
另外,一个全球必须面对的必然趋势,那就是中国的崛起。就在两天之前,5月9日这一期的美国《新闻周刊》,以“中国的世纪”来做封面的报道,报道了中国近年来突飞猛进的成就。
报道上说,改革开放的25年以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