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案分两个课时,共3908个字。
国宝大熊猫
彭喜珍
教学内容简介:
本文是一篇介绍国宝——大熊猫的说明文。作者叶永烈按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运用了引资料,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用准确、生动、风趣的语言,从大熊猫温驯的性格,名字的来历,生活习性,繁殖能力等方面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个中心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以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2、掌握说明方法,学习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3、培养搜集、筛选、运用信息资料的能力。
4、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提高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设计:
一、预习指导:
1、朗读课文,查字、词典识生字新词。要做到“三看一查”。“三看”:看课文,看课下注释,看“探究·练习”;“一查”:查工具书。如本文要注意多音多义字“差”、“仔”、“将”的不同读音等等。(做在词语本上)
2、再读课文,①画出能代表大熊猫特点的词语和句子并写上旁注。②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序号,写出每一自然段的大意。③用直线画出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写出说明顺序。(做在课本上)
3、三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写出文章结构提纲。这是学习如何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最好方法。(做在课堂问题本上)
二、课时安排: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以检测预习为主,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以及成为国宝的原因,培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明确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理清说明顺序。
第二课时:用课内阅读同步训练带动课外阅读能力训练,掌握说明方法,学习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教学步骤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与作品出处:见课本第118页注视①。
补充:叶永烈(1940—— ),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家。浙江温州人。195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58年开始科学普及读物的创作。其中中篇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获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后以写报告文学为主,并作有传记《张春桥浮沉录》、《王洪文浮沉录》、《陈伯达浮沉录》等。
二、检查预习:(见课本第118至123页)
1、请给下面加点生字注音(写在词语本上):
嬉戏 憨态可掬 笨拙 濒危 貘 黑驳 苑 璀璨 邛崃 浩瀚 碚 栖息 孤僻 分娩 仔 翌日 繁衍 宠爱 眼眶 苔藓 纤维 拯救
2、看课下注释、查工具书解释词语(写在词语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