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00字)
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合肥润安公学中学部 王修胜
[摘要] 创新思维是具有开拓创新特点的思维活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创造性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其次努力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保证;还要鼓励学生求新求异,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最后诱发学生的直觉和灵感,这是培养创新思维不可或缺的部分。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新 创新思维 培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1](P50)由此可见新课标强调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想象力和形象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语文教学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就必须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思维活动,是有直觉或灵感参与的,综合运用多种思维形式并具有开拓创新特点的思维活动。具体地说就是在问题情境中对已有信息改造、加工、揭示其联系,生成新的信息的高级反映过程,[2](P41)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是指使人能够顺利从事多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基本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3](P48)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其中思维力是智力五要素中的核心要素,是整个智力活动的最高调节者,其他几个组成因素不仅要为其提供可进行加工的信息原料,而且要为其提供活动的动力资源。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
其次,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当今世界的竞争,最本质的是人才的竞争。一个民族的进步与落后往往取决于这个民族是否具有创造能力。而学校就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地方,因此学校教育必须把创新思维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为社会提供创造性人才打下坚实基础。语文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教学,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都得到发展。学生通过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掌握和对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的阅读欣赏,用自己独特的体验,独特的思维方式,对文字信息进行加工、改造,构建新的意义。可见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一、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或有疑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人类的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瓦特提不出开水壶盖为什么会跳动的问题就发明不了蒸汽机;牛顿提不出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的问题就发现不了万有引力。只有当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努力去探索问题,学生才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成为知识的积极探求者。学生也才能从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对新问题又有新的思索。因此只有这种过程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想问、敢问、善问。
1、激发好奇心,使学生想问
好奇心是指人对事物或问题的奇特而想探究的心理。[4](P48)它是发现问题的内驱力。一个人年龄越小,好奇心越强,也越是对这个世界充满疑问。学生这个人群大多就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