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高一质量检测语文卷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1530字,含作文范文。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烈山区高一质量检测卷
语 文
命 题:姚根国
温馨提示:
1、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2、请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
⑵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⑶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
⑷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
⑸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⑹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
⑺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
⑻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⑼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⑽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⑾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节选自《记念刘和珍君》)
1、对文中有关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⑴段中出现的三个“非人间”指的都是“浓黑而悲凉”的现实社会,造成“非人间”的具体原因是段祺瑞政府的血腥镇压和“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
B.第⑵段中“真的猛士”指的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革命者,他们只是“怎样的哀痛者”,而非“怎样的幸福者”。
C.第⑺段中的“无恶意的闲人”和“有恶意的闲人”,前者指的是一般庸俗的市民,后者指的是发表阴险论调的所谓学者文人。
D.第⑻段中的“中国人”泛指所有的中国人,尤指统治者;第⑽段中的“苟活者”指有一定是非观念但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们。
2、对文中有关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⑶段中“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担心“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换言之。这里要“写一点东西”就是要唤醒庸人。
B. 第⑷段中“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其中的“缘由”可概括为:反动政府的血腥镇压加思想控制。
C.第⑸段中“当三个女子……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一句主要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辛辣的讽刺了段政府的暴行。
D.第 ⑼段“意义就在此罢”中的“此”指的是:“三一八”惨案中,作者认清了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中国女性临难之从容。
3、对选文有关内容、思路、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运用了以议论和抒情为主的多种表达方式,但纵观选文没有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
B.贯穿选文的是一条感情线索,即对遇难者的悲悼和对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走狗的愤慨。
C.选文⑴-⑶段阐述写作缘由,⑷-⑹段就惨案概况和细节议论抒情,⑺-⑾段重在总结惨案教训。
D.“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运用的是比喻而非类比。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从曾国藩游,讲求经世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