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必修)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8060字。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试题(2013.11)
命题: 谈得来 潘 瑾 审核:还立金
试卷说明: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灰烬jìn 摭zhí拾 不啻chì 酒阑灯灺chì
B.遒q iú劲 啮niè噬 墓冢zhǒng 发轫rèn之作
C.矿藏zàng 甄zhēn别 偌ruò大 戕qiāng害生灵
D.嗥 háo叫 犄jī角 炫xuàn目 按捺nài不住
答:B(A酒阑灯灺xiè;C矿藏cáng;D嗥háo叫, 按捺n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愧煞 蛰居 蠕动 容销金镜
B.枝桠 抉择 厮守 振耳欲聋
C.战栗 沉湎 饿殍 杀羽而归
D.商确 匀调 搭讪 毛骨耸然
答:A(B震耳欲聋,C铩羽而归,D商榷、毛骨悚然)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胡同文化是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轻易是不肯搬到四环、五环外的新楼区去的。
B.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源头连绵不断地流去,每一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
C.睡眠时间与身体健康状况休戚相关,睡眠不足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大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因此,我们不管工作多么紧张,也要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
D.据《中国商报》报道,各个地方交通厅长接二连三地出事,已经让人们觉得习以为常了。
答:A(B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C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D“习以为常”中“以为”与语境中“觉得”表意重复)
(以上三题中词语全部来自“必修一”教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10月17日下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州发生大面积林火,日前过火面积已达4万多公顷,大火已造成一名男子死亡,许多房屋被毁。
B.医疗保险改革,“既要让人看得起病,又要控制过度开支”,目的如此明确,为什么有关领导会感到方向不明呢?
C.面对公众事件,不少地方深谙“拖字诀”,习惯通过采用延缓通报、等社会关注度“降温”之后再发布后续情况来“大事化小”。
D.金秋时节,小王决定说服第一次来北京的爸爸和妈妈一起去长城游览,以了结他多年来的心愿。
答:B(A“达4万多公顷”表达不合逻辑;C宾语残缺,在“情况”后应有“方式”“手段”等词语与“采用”搭配;D当句中“和”理解为用作介词时,该句表意不明。注意:题干中有强调“句意明确”)
5.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配对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荀况 —— 战国时赵国人 —— 法家代表人物之一 ——《荀子》
B.柳宗元 —— 字子厚 一— “唐宋八大家”之— ——《昌黎先生集》
C.郁达夫 —— 现代散文家 ——《沉沦》 —— 散文集
D.爱丽丝•门罗 —— 加拿大 —— 《逃离》 —— 短篇小说集
答:D(A荀子是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B《昌黎先生集》是韩愈的作品集;C《沉沦》是小说集;)(考查“门罗”意在提醒学生关注时事、关注文坛,而无意为难他们,故将“C”设为正确选项)
6.下列每组两句中全有通假字的是:
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C.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D.意有所及,梦亦同趣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答:C(A中仅有“受”;B中仅有“生”;D中仅有“趣”;C中有“尊”“ 僇”两个)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快速,引申为“洪亮”)
②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边,“天际”即天边)
B.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越过)
②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奇特)
C.①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竟,简直)
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必要)
D.①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 (沿着)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横渡)
答:D(A中“际”应理解为动词“交汇”;B中“异”属意动用法,应解释为“觉得奇特”;C中“不必”是“不一定”的意思)
8.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C.句读之不知,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