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南高中黄石二中鄂州高中2014级高一下学期五月联考全科试题(9科10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湖北省鄂南高中 、黄石二中、鄂州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五月联考 9科10份 Word版
湖北省鄂南高中 、黄石二中、鄂州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五月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湖北省鄂南高中 、黄石二中、鄂州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五月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湖北省鄂南高中 、黄石二中、鄂州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五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湖北省鄂南高中 、黄石二中、鄂州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五月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湖北省鄂南高中 、黄石二中、鄂州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五月联考数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湖北省鄂南高中 、黄石二中、鄂州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五月联考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湖北省鄂南高中 、黄石二中、鄂州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五月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湖北省鄂南高中 、黄石二中、鄂州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五月联考英语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湖北省鄂南高中 、黄石二中、鄂州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五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湖北省鄂南高中 、黄石二中、鄂州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五月联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鄂南高中 黄石二中 鄂州高中2014级高一下学期五月联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14年5月8日上午 试卷满分:15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 (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浸渍(zì) 譬(pì)如 船舷(xuán) 混(hùn)沌初开
B.曲阜(fù) 广袤(mào) 搭讪(shàn) 滂(páng)沱大雨
C.脖颈(gěng) 蓓( bèi)蕾 气氛(fēn) 开花结(jiē)果
D.侮(wú)辱 脚踝(huái) 租赁(nìn) 虎视眈(dān)眈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懵懂 舟楫 切搓琢磨 磕磕绊绊
B.博奕 涟漪 睡眼惺忪 引亢高歌
C.弘扬 流连 无齿谰言 淡泊明志
D.凭空 桅杆 殒身不恤 桀骜不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都希望度过美好的桑榆暮景,但现阶段中国许多老人的现实却并非如此,子女为生计四处奔波,无暇顾及老人,“空巢”现象普遍。
B.某大学副教授认为朱自清《背影》中父亲的行为有违交通法规,应将《背影》“请”出中学教材,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闪烁其词。
C.日本前内阁执意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导致中日两国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几乎裹足不前,两国关系面临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为严峻的局面。
D.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互联网全新的安全形势影响下,原有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体系已基本失效,必须通过创新的方法来迎接和解决这些新的挑战。
B. 北京市门头沟区成立全国首家“绿色银行”,将银行业的储蓄理念引入全民植树行动中来,试图以新的方式对义务植树进行追踪管理。
C. 清华大学研究表明,《算表》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实用算具 ,被称作世界数学史乃至中国数学史上的一项重大发现。
D.为了更好地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公司管理层一定要做好考核员工的业绩,对于成绩突出的和无私奉献的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徐志摩,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一生追求“爱”、“自由”与“美”(胡适语),这为他带来了不少创作灵感。《再别康桥》是他最后一次重访英国剑桥离别时所作,表达告别剑桥的淡淡哀愁。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C.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善于以诗歌反映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其诗作表现了他自己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
D.海明威,美国记者和作家,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是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1952年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意境虽然很重要,但不能把有无意境当成衡量诗歌艺术高低的唯一标尺。中国古典诗歌有以意境胜者,有不以意境胜者。有意境者固然高,无意境者未必低。屈原的《天问》、曹操的《龟虽寿》、李白的《扶风豪士歌》、杜甫的《北征》以及文天祥的《正气歌》,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很难说它们的意境如何,但谁也不能否认它们是第一流的佳构。仅用意境这一根标尺去衡量丰富多彩的古典诗歌,显然是不妥的。
这种观点源自王国维的一句话:“词以意境为最上。”然而这句话怎样理解、是否正确,都值得深思。《人间词话》不仅标举意境,而且不止一次讲到气象,甚至说:“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可见王国维并没有狭隘到只认意境不认其他的地步,果真如此,也只能说这是他个人的艺术趣味,而不能当成科学的论断。
不仅有无意境不是衡量诗歌艺术高下的唯一标尺,而且意境本身也有高下之别。不辨意境之高下,是难与谈诗的。意境包涵着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不是一个纯艺术的概念;意境的高下,不仅仅是艺术水平的表现。正如风格取决于人格;艺术境界的高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诗人的思想境界。不同的诗人面对同一景物会写出意境不同的作品,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畅当的同题之作;杜甫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与高适、岑参、薛据的同题之作。而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也会创造出美学价值不同的意境,如王维前后期山水诗意境之不同。由于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复杂性,所以即使是同一个诗人在同一个时期所写的作品,其意境的高下也未必相同。此外,体裁对意境也有一定的影响,所谓诗庄词媚,不仅是风格的差异,也是诗境与词境的区别。把意境仅仅局限于艺术的范围,既不考察诗人的境界,又不区别意境的高下,唯以意境为上,这无助于诗歌的理解、评论和欣赏。
讨论意境的文章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参考前人关于意境的论述,偏重于从诗歌创作的实践出发,联系创作心理和欣赏心理,归纳众多的诗例,得出自己的结论。另一类是研究王国维的意境说。对王氏的观点加以阐释、评论,或溯其源流,或控其精微。以上两类文章研究的对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属于中国诗歌的艺术理论与艺术分析,目的是总结中国诗歌的艺术经验,找出中国诗歌的艺术特点。后者属于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范围,目的是对王国维的文艺思想作出恰当的评价。这两种研究都是必要的。但不论采取哪一种方法,都有一个如何对待王国维的问题。王国维在前人的基础上,多方面探讨了意境的涵义,建立了一个新的诗歌的标准,他的贡献是卓著的。但王国维对意境的论述远未臻于完善。我们可以用王国维的意境说去阐释古代的诗歌,但不应拘守王氏之说。我们完全可以从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提出一套更完善更系统更能揭示中国诗歌艺术规律的意境说来。王国维作了总结的,我们仍可在更高的层次上加以总结;在他涉及的领域之外,我们还可以开拓新的领域。只有这样,对意境的研究才能逐步深入。
(节选自《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袁行霈)
6.下列有关“意境”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用有无意境来衡量诗歌艺术高低的观点源自王国维的“词以意境为最上”。但他对意境的论述远未臻于完善。
B.意境由诗人创造,但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也会创造出美学价值不同的意境,如王维前后期山水诗意境之不同。
C.意境不是一个纯艺术的概念,它包涵着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和个性,其中诗人的思想境界决定了意境的高下。
D.不考察诗人的境界,也不区别意境的高下,唯以意境为上,这无助于正确理解、评论和欣赏诗歌。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典诗歌有的有意境,有的没有意境,且无意境的诗歌未必不如有意境的诗歌。
B.虽然说屈原的《天问》、曹操的《龟虽寿》和文天祥的《正气歌》意境朦胧,但它们依然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C.王国维评价李太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纯以气象胜”,这首诗歌虽然没有意境,但仍是第一流的佳构。
D.王国维用有无意境来衡量诗歌的艺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