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全科试卷(6科6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doc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卷.doc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卷.doc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doc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大部分,共六大题,18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叨扰(tāo) 涎皮赖脸(yán) 颦蹙(cù) 度长絜大(dúo)
B.炮烙(páo) 少不更事(gēng) 拓片(tà) 戛然而止(jiá)
C.讪笑(shàn) 畏葸不前(xǐ) 孝悌(dì) 庠序之教(xiáng)
D.监生(jiàn) 病入膏肓(huāng) 歆享(qīn) 濒临绝境(b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湮没 钟鸣鼎食 撷取 沸反盈天
B.人寰 顾盼神飞 逡巡 自命得意
C.膏腴 挑肥捡瘦 膳食 饿殍遍野
D.玩劣 莫衷一是 浩瀚 合纵连衡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荒山造林,既能生产木材,又能保护水土不流失,是相得益彰的事,何乐而不为?
B.环境专家试图用向湖里放鱼的方法治理湖水污染,因为这里的渔业资源已经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
C.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钟”节目表演,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构思新颖,亮点纷呈,令人叹为观止。
D.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涣然冰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看到有些报道里说我是被翻译成外文最多的中国当代作家,也是在海外知名度较高的中国当代作家之一,我想这其中有复杂的原因。
B.整本书阅读资源开发的合理模式是在学校指定和学生选择之间找到平衡,既确保每位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又尊重学生的个人阅读兴趣。
C.晚风吹过,炽热的暑气正于黑暗处悄悄散去,蝉的大合唱也降下帷幕,空气中充满着玉米、青草以及炊烟的味道四处弥漫。
D.几年来,他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开发出了具有预防及治疗胃肠病的药粥系列产品。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张兄,大作收到,拜读后受益匪浅,只是觉得个别字句略有笔误,冒昧作了一点雅正,不知当否,仅供参考。
B.我们两口子本希望二胎生个男孩,可生下来还是个千金,令人失望。
C.定于本月16日中午在四季青酒店举办庆祝令堂70华诞盛宴,恭候各位亲朋好友届时光临!
D.李教授,拙作奉寄给您,晚生才疏学浅,书中肯定存在不少问题,恳请斧正!
6.下列对教材古诗文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古蜀国望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啼声哀怨动人。杜鹃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如“杜鹃啼血猿哀鸣”、“望帝春心托杜鹃”等。)
B.“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
(明妃即王昭君,名嫱,汉元帝宫人,两晋时避晋文帝司马昭的名讳,改称“明妃”。王昭君在汉元帝竟宁元年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为汉王朝与匈奴和亲做出了贡献。)
C.“序八州而朝同列”(贾谊《过秦论》)
(传说中国上古时期划分为九个行政区域,秦国据雍州,其他八州是兖州、赵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苏州、梁州,后“九州”成为中国的代称。)
D.“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韩愈《师说》)
(六艺经传即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其中《乐》已失传。传是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善罚者,刑省而奸禁;善予者,用约而为德;善取者,入多而无怨。
赵襄子围于晋阳,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左右曰:“晋阳之难,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围,寡人社稷危,国家殆,群臣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