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高中2013年面向省内外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2小题,约6740字。
南充高中2013年面向省内外自主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注意: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否则不得分。
第Ⅰ卷(31分)
一、(共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侮(wǔ)辱 馄饨(dùn) 娉(pīng)婷 引吭(háng)高歌
B.阻遏(è) 澎湃(bài) 滂沱(pāng) 瞠(chēng)目结舌
C.巷道(xiàng) 悄然(qiǎo) 引擎(qíng ) 歪打正着(zháo)
D.压轴(zhòu) 恸(tòng)哭 龋(qǔ)齿 晴天霹雳(pī)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勘探 枢纽 漱玉词 记忆尤新 信口开河
B.宣泄 斥骂 切萝卜 融会贯通 各行其是
C.辐射 社稷 炒鱿鱼 相濡以沫 闲情逸志
D.蒙昧 侯爵 必需品 潺潺涓涓 神州飞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艾青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从幼年起心灵便濡染了农民的忧郁,他常常饮水思源,想到贫困的乳母和患难的兄弟。
B.初三以来,为了我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妈妈无所不为,料理了我的一切生活琐事。
C.“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又是惊世骇俗之语。
D.两个孩子相继出世,使老刘家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生活更加不堪重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艾青继承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使他始终具有时代的使命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B.在岗位技术培训之后,小李成为了生产明星,2011年,他完成的全年工作量超过规定指标的百分之四十,获得了所在企业的嘉奖。
C.如果需要低灵敏探测,可以按下灵敏度开关进行探扫,这时探测器的灵敏度将降低约5倍以上。
D. 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5.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的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6.选出下列各句中意思差别最大的一项 ( )
A.他能不否认这个事实吗?
B.他不能否认这个事实。
C.他绝不否认这个事实。
D.他承认这个事实。
7.依次填入下列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每逢深秋时节, ,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 , ;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②置身山顶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