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000字。
钱理群《故事新编》漫谈
《故事新编》漫谈
——2004年11月27 日在国林风的演讲
钱理群
今天我们讲一个比较感性化的、文学的问题,具体说来就是一个文学欣赏的内容——《故事新编》漫谈。
首先,讲一下为什么今天我们来漫谈《故事新编》。这其实是人们对鲁迅作品认识的一个过程。在开始的时候,大家比较关注《呐喊》、《彷徨》和鲁迅的杂文,同学们所熟悉的中学语文课本里所选的鲁迅的文章,恐怕大都出自这两部小说和杂文,到了八十年代人们比较关注《野草》,到了九十年代、本世纪初,至少在学术界都对《故事新编》感兴趣。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变化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不过,今天在这里就不谈了,因为说起来话会比较多。我们还是来读作品吧。
(一)
首先,对这个题目作一下解释。所谓《故事新编》,首先是“故事”。鲁迅说得很清楚,“故事”是中国古代的一些神话、传说以及古代典籍里的部分记载,这实际上表现了古代人对外部世界和自身的一种理解,一种想象。所谓“新编”,就是鲁迅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里重新编写、改写,某种程度上这是鲁迅和古人的一次对话,一次相遇。既然是重写,是重新相遇,鲁迅在写《故事新编》时就要在古代神话、传说、典籍里注入自己所处时代的精神,注入个人生命体验。——我们读《故事新编》,就是要了解他在里面注入了什么东西。
那么,这到底是部怎么样的小说呢?又怎样去理解它呢?我有一个简单的理解:它是鲁迅奇思怪想的产物。我想每一个作家写作时都有一定的灵感,会有所谓神来之笔,而《故事新编》恰是鲁迅的一个灵感,是他的奇特想象。小说里讲的故事的主人公,有古代神话里的英雄,比如射日的后羿,造人的女娲,治水的大禹,还有一些古代的圣人、贤人,比如孔子、老子、墨子,庄子,他们身上都有一些神圣的光圈。鲁迅突发异想:这样一些身上有着神圣光圈的英雄、圣贤,如果有一天走到百姓当中,成了普通人,神变成人,圣人变成常人,这个时候他们会有什么奇怪的遭遇,奇怪的命运呢?他的整本《故事新编》就是围绕这个多少有些古怪的想象展开的。
最能体现鲁迅构思的是《奔月》。这篇小说写的是后羿的故事,但写得很特别。后羿的故事本来是说:天上有十个太阳,老百姓被晒得受不了了,这时后羿出来,把九个太阳射了下来,留着最后一个保证人们的生存发展。对于这样一个英雄,鲁迅并没有从正面描写他当年怎么射日,怎样创造丰功伟绩,而是描写英雄业绩完成以后,后羿有什么遭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