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810字。
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评析及备考策略
全国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初中升学考试标准》课题组 朱华东 范万胜
一、总体评价
二00五年是我国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一年,全国约有占初中总数1/3的课改实验区的初中毕业生参加了改革后的中考,不少省市在《国家基础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语文学科学业考试命题指导》的精神及新课标的要求指导下,重视对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积累和运用,整体阅读,写作和综合性学习)的考查,重视对学生探究精神和开放性思维的考查,强调能力立意,在中考语文命题的指导思想、命题原则、考查内容与考试形式、试题结构、考试成绩等级制呈现方式等方面有不少创新,呈现了不少亮点,非实验区的命题也同样渗透了上述文件所要求的改革。在中考语文评价改革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无疑对今年的语文教学会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试卷结构模式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水平发展不平衡,各地课改进程不一,同时学制和教材也不尽相同,各地文化背景也存在着差异,所以2005年我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的形式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
(一)中考试卷模式
2005年我国中考试卷主要模式如下:
2005年我国中考语文试卷基本模式
结构类型 特 点 示 例
语文考试 卷 单一升学 “两考分离”更好地实现各自考试功能,侧重于选拔考试,难度系数为0.50~0.59左右。 黄冈卷
南京卷
安微卷
济南卷
两考合一(毕业和升学) 将“两考合一”,能减轻学生负担,兼顾水平考试性质,体现学生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功能的结合,难度系数为0.20~0.30左右。 武汉卷
常州卷
(二)中考试卷结构分析
2005年我国部分省市中考试题内容结构分析
试卷总分 题型结构 难度系数
积累和运用 阅 读 写 作 综合性学习
文言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黄冈 120 5题共15分 5题共12分 7题共24分 1题共50分 4题共10分 0.50
安徽 150 4题共20分 4题共15分 8题共40分 1题共55分 4题共15分 0.30
河北 120 3题共12分 5题共14分 16题共44分 1题共50分
0.45
常州 120 6题共20分 5题共12分 11题共34分 1题共50分 1题共4分 0.40
盐城 150 8题共25分 4题共13分 13题共42分 1题共60分 1题共5分 0.25
三、中考试题特点
(一)以人为本,彰显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包括文学素养,文体素养和人文精神等要素,为了提升中考语文试题的品位,突出语文素养:《命题指导》明确要求:“要处理好课程目标中提出的三个难度的关系,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不仅要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语文能力的发展情况,还要能够反映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以及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情况。”今年的中考不少省市采用了口语测试和书面测试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严格依据新课标关于“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五个方面”(即“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例如:浙江省课改区今年的语文试题,从试卷构成来看,积累运用部分中“积累”分别涉及了汉字书写、词语运用、病句修改、古诗文积累、名著阅读,总体难度不高,学生只要能在平时学习中注重“过程”,认真积累,仔细答题,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