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训练:以“底线”为话题写作指导
- 资源简介:
约6510字。
高三作文训练
试题回放:
“和谐社会”是中国的发展蓝图和既定国策,但何谓“和谐”?我想谁也难以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最起码,哪一种人哪一种行业,都应该守住各自的底线,不然,和谐社会从何建立?“守正道德,捍卫底线”成为时代的呼吁。请以“底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思路拓展
1、守正道德,捍卫底线。信誉是为人处世、人家交往的底线;救死扶危,见溺援手是道德底线;遵纪守法、恪守行规是从业的底线;拒绝抄袭、尊重原创是学术底线,清廉是为官一方、造福百姓的为官底线。
2、打破底线,绝处逢生。有的底线会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步而变得落后,这就要打破思维的底线,进行革新。
3、红色警戒,令人警省,见不贤而内省,人人都该自我批评。只有警惕防范消除丑恶假,才能保护捍卫真善美。
适用素材
1、钓鱼岛常态化巡航,国家尊严不容侵犯。
2、孟怀虎案件,新闻伦理底线为何失守? (孟怀虎敲诈案:孟怀虎利用记者身份带来的“公信力”和“话语权”栽赃嫁祸、敲诈勒索,使新闻舆论的信誉受到严重打击,这是新闻职业道德底线的沦丧。)
3、李天一,让世人认识到应培养孩子形成道德底线。
本次作文是要求同学们按照“正反对照式”的论证方式作文的,但还有少数同学没有按要求作文。 下面有几篇有特点的作文供同学们学习。
心灵的画框
305 乔媛媛
底线,是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是苏武的北海牧羊十余载;是每个人展现人生的心灵画框。
流芳千古的海瑞大人,曾在这个画框里作画。画的是明朝末年,君主昏庸,宦臣当道,风雨如晦的年月里,面对不轨臣子送来的鼎铛玉石,身居高位,却毅然辞绝的自己。为人臣子,他忠于君主,不私相授受,相互勾结;为百姓父母官,他明镜高悬,不受恩惠,救民于水火。
海瑞,用清廉为画框,画的是两袖清风,忠于君民的人生一世。
不知其名的齐国难民,曾在这个画框里作画。画的是春秋时期的齐国,饥荒爆发,百姓流离失所,路边有人施舍饮食,对他说:“嗟,来食。“而拒绝接受的自己。这个不知名的人,因为饥荒早已饿的头晕眼花,但他并未为了获得食物,忍受别人的侮辱,他宁愿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
这个难民,用尊严为画框,画的是铮铮傲骨,贫贱不移的人生一世。
在画框里作画的,画作悬于后世,而不愿守规矩越过底线,超出画框作画的,画作一文不值,甚至遭人唾弃。
在受人敬仰的白衣天使里,偶尔也会有一两只乌鸦,他们一手假作推辞,一手却接过了病人家属的红包。他们学医数年,最后不仅没有悬壶济世,妙手仁心,而且连最基本的职业操守都没有遵守。
他们的画作超出了职业道德的画框,用一沓沓钞票,给自己的人生之画抹了黑。
有些人的画框是国家,是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幅幅画上,画的是民族大义,爱国之情。
有些人的画框是道德标准,职业操守,是官员的为人民服务,是商家的诚信经营,是教师的辛勤育人,是人民子弟兵的出生入死,奋不顾身。这一幅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