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之“五步教学法”训练策略初探
- 资源简介:
约6250字。
语言表达之“五步教学法”训练策略初探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 李 解
一直以来,笔者都认为,中考语文B卷设置语言运用这一题型实乃新课标在试题设置上的一大亮点。新“课程标准”关于语言文字运用,对学生的要求如下:①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②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③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发展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语言表达是否严密而有条理,并讲究语言艺术和实际效果。这些要求无疑要让学生将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首先要与现实生活联系,尤其要与当代社会生活结合,培养其社会关注意识与参与意识,对现实社会、现实人生的正确认识和看法。同时,通过学习和训练要让学生增强自己的思维能力,如思维的严密性与条理性、归纳概括能力等这些思维品质。可以说,这一题型是对学生在语感、积累、语言表达、思维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方面的重要引领。鉴于此,作为教师,当然会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引导、训练和培养。本学期,笔者重点在语言运用题的“拟写宣传广告语”、“给典型事迹的优秀人物写颁奖词”、“仿写”三种题型对学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指导和训练,下面将之诉诸文字,以求广大同仁参考、批评和指正。
针对“拟写宣传广告语”、“给典型事迹的优秀人物写颁奖词”、“仿写”这三种题型笔者所采用的训练策略初步都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授之以渔”;第二步:“以‘渔’捕‘鱼’”;第三步:“众人分‘鱼’”;第四步:“以‘鱼’思‘渔’”;第五步:“以‘渔’捕‘鱼’”。简而言之就是教方法、行实践、分成果、做反思、固技巧。
一、拟写广告宣传语
第一步:“授之以渔”——教方法。
学习语文学科,“法”无“定法”,拟写广告宣传语的方法不胜枚举,考虑到初二学生的情况和特点,笔者只要求学生先能掌握用对偶句写广告宣传语的方法。为此,老师先要让学生明确对偶的性质和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环节一:趣味走进中国对联。
用故事和传说让学生喜欢对联并初步认知其特点。
环节二:趣味对联知识大比拼。
环节三:学生总结对联的特点:
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对应位置词性相同。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对的位置上。
ƒ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
当然,写广告宣传语可以不用非常严格的对仗,可采用“宽对”的形式,由此,学生就基本掌握了写对偶句的方法了。
第二步:“以‘渔’捕‘鱼’”——行实践。
这个阶段就是学生动手尝试和实践方法的阶段,采用的形式是老师给出